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朱由檢的計劃中,首先就是更改地名和設立新的攻防體系。
遼東地區改為遼寧行省,取遼地安寧之意。
遼東巡撫改為遼寧巡撫,盛京改名瀋陽,原遼東巡撫官署由錦州移至瀋陽。
設瀋陽總兵,駐軍五千人,總兵人選由孫傳庭與盧象升挑選合適後上報朝廷。
這支駐軍主要針對的是北地的生女真,還有從建州逃過去的殘餘八旗勢力。
朱由檢心裡清楚,雖說官軍在半道夾擊清軍大獲成功,就算這些清軍全部被清剿,但別忘了原本留守盛京的兵馬還有不少。
劉國能和張文耀部人數過少,不可能會在大軍到來之前攻破盛京,也不可能將留守的清軍全部殲滅,這些清軍肯定會提前數天甚至十天便得知主力大敗的訊息,這段時間足夠他們做出準備和選擇了。
據戰報上分析,現在的戰場距離盛京還有兩百餘里,途中還有遼河等數條河流為屏障,十幾萬官軍除了分兵向東攻打遼陽、海州等地以外,剩餘的大隊人馬就算一路順暢的行軍到盛京,也至少需要五天左右。
並不是官軍不想快速行軍,而是因為後勤保障跟不上的緣故。
十幾萬人每天消耗的糧食物資是個驚人的數字,就算勝利後有繳獲,但大部分還是需要輜重營每日不間斷的往返與寧遠與前線之間運送物資,錦州會有糧食儲備,可也只是起到補充的作用。
這先後算起來十幾日的功夫,依照八旗嚴格高效的制度,將會有大批的人口物資軍隊迅速的遷向東北方向。
這些人會依託那些深山老林來生存,也順便對抗將來明軍的清剿,以圖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其實這個也無所謂,這批人的存在正好給了官軍練兵的機會。
隨著遼東全境的收復,國內外已經沒有了比較大的戰事,時間一長,官將士卒難免就會懈怠下來,日常的操訓就會慢慢荒廢,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而有八旗這股殘餘勢力存在,至少讓大家時刻感到警醒。
朱由檢打算讓整合後的官軍輪流前往關外駐守,然後要時常派出去剿敵,透過這種方式保持大明各部官軍的戰鬥力和意志力。
等到遼東地區開發取得一定的成果後,軍隊和官府要向北推進,將後世屬於中國的土地盡收囊中。
好戰必亡,但忘戰必危。
這一條要謹記,並且要世代謹記。
接下來就是針對遼東其他地區的佈置。
赫圖阿拉改為松原府,遼陽地名不變。
設立松原分守參將,官軍住三千人,參將人選方案同上。
松原駐軍針對的是後世吉林一帶的生女真或者是其他反抗大明的部落武裝,順便防範有可能來自鴨綠江對岸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