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辰時中,各部明軍從營門處陸陸續續的出來,擺好陣型後直奔遠處已經構築好的第一道工事而去,而就在此時,分頭撤退的清軍各旗已經沿著寬闊的平原行出了十里之地,皇太極親率兩黃旗以及蒙八旗墮在其餘各旗五里處擔當後隊,掩護各旗向北撤退。

在看到面前平原上如潮般向自己陣地湧來的明軍大隊人馬後,朝鮮總兵姜有成心中已是冰冷一片。

自從一戰就被明軍銃手打掉了兩成多人馬後,姜有成統帥的朝鮮銃手便被多爾袞棄若敝履,後面的所有戰鬥根本沒讓他們上陣,雖然這種被人輕視的滋味讓姜有成感到忿忿不平,但在看到清軍連續吃了敗仗後,他在暗自幸災樂禍的同時,也被宗主國軍隊的精強深深震撼。

他是知道八旗士卒戰鬥力如何強悍的。

當年多爾袞之帶著一萬多人便一口氣打到了平壤,一路上八旗軍隊所向披靡,不管哪一路朝鮮軍隊與其對敵,基本上都是一觸即潰,最後朝鮮國王和重臣們只得賠付了若干錢糧,再搭上自己這五千銃手之後才將這尊瘟神送走。

在朝鮮王公大臣以及朝鮮各軍將領們的眼中,八旗勁旅就是無敵於天下的象徵,不僅是朝鮮軍隊不是他們的對手,就算大明的官軍也遠非其敵。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無敵之師,卻被他們認為與朝鮮軍隊戰力差不多的大明官軍打的連續慘敗,到現在大清皇帝御駕親征、坐擁十幾萬大軍的情況下依然無法與大明官軍相抗衡。

“莫非這大清國氣數已盡?可這也太快了吧?立國才幾載而已!這些蠻子早該滅絕了!比起大明過這等寬厚仁慈的宗主國,這些只知道盤剝苛虐的建州女真實是不當人子!

可現下該如何才好?真要向大明官軍開火不成?自己手下剩餘這三千餘人,如何敵得過十幾萬大軍!

該死的大清皇帝!這是擺明了要坑了這三千多人啊!”

想到這裡,姜有成回頭瞅了瞅百餘步外正虎視眈眈監視著朝鮮銃手的三百名八旗勁卒,再轉頭看向一步步逼來的明軍大陣,一時之間心裡頭也沒了主張。

“將軍!咱們該怎麼辦?看這態勢,清國皇帝定是覺著不敵,要帶領大軍退回北面,留下咱們給他斷後!可對面十幾萬大明官軍豈是咱這幾千人能扛得住!將軍,趕緊想個辦法吧,兒郎們心裡邊都著慌的緊!稍後開戰,大明官軍那些炮車一轟,咱們這幾千人眨眼就沒了!到時候連魂魄都回不去故土了啊!”

參將樸易年帶著幾名遊擊、千總湊了過來,假裝衝著遠處的明軍大陣指指點點,實際上卻是一臉焦急的在跟姜有成商議著怎麼渡過眼前的鬼門關。

其餘的幾名將領也是紛紛出言詢問,盼著姜有成趕緊拿出個主意來。

“前有明國大軍,後有清國強軍監視,本將也想不出好法子來!”

本就是靠著家族勢力才混上總兵的姜有成向來缺少主見,現在被樸易年等人一催促,心裡更是慌亂不堪。

“將軍!大明本就是我們朝鮮的宗主國,對咱們朝鮮有大恩!咱們現在只要臨陣反正,大明主帥定會善待咱們!以卑職來看,這清國覆滅在即,不能再跟著他們了!將軍,下令吧!不就是這幾百人嗎?咱們一陣排銃過去就剩不下幾個了!”

頭腦機敏的樸易年心裡雖是暗自鄙視,但姜有成家族在朝鮮勢力極大,他也得罪不起,所以只能是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姜有成去做決斷。

姜有成皺眉思前想後糾結半晌,在捏斷了數根鬍鬚之後,終於下定了決心。

“咱們反正!你們幾個吩咐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