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被內憂外患禍害的奄奄一息的大明,怎麼就突然煥發了生機呢?

明國那個年輕的皇帝到底做了什麼?

這些新軍和裝備是如何在短時間內編練出來的?

為何這些士卒如此的勇猛?

這些將領是怎麼變得睿智起來的?

現在的形勢下,已經不是考慮著怎麼重創明軍了,而是要想方設法保留下足夠地實力,退回去後臥薪嚐膽、養精蓄銳,以圖日後再起了。

但看著眼前的架勢,明國皇帝顯然不會再給大清什麼機會了。

只要分兵回防盛京,那本來就處在全面被動下的清軍就頂不住明軍的大舉進攻,而現在要是全軍回返,明軍定會一路追擊。

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明軍的目標就是攻取盛京。

對於大清來說,盛京是必守之地,除了那是大清國的象徵以外,建州依託盛京在周邊經營了多年,不管是人口還是田地,這些都是八旗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一旦被明國摧毀,再想翻身可就難如登天了。

如果盛京被明軍攻破,不知道還剩下多少人馬的八旗便只能繼續北撤,雖然北面都是一望無際的丘陵平原,也是非常適合開墾耕種的良田,但要是沒有大量的人口物資,你拿什麼去發展?

“公甫,你即刻持朕手諭令牌,點齊朕之五千護軍後連夜北返盛京,會同盛京留守兵馬剿滅東面明軍,之後秘密曉諭豪格,這五千護軍分作兩路,豪格領三千護軍及原有嫡系,揀選八旗青壯及婦幼,以及漢軍旗中各色匠人及其家眷,儘量多攜帶糧草物資、牲畜車輛等所需,立即向北地遷移,離盛京越遠越好!

豪格曾數次率部北討生女真,對北面地勢較為熟知,可擇一地休養髮展!

東面兩千護軍由甲喇章京額玉骨率領,去將老寨收回之後,依託老寨向東北發展,擇機進入朝鮮打糧打人口!

禮親王率留守兵馬守好盛京,待大軍北返!若有不服號令者,無論是誰,即刻斬之!

公甫,我一直視你如兄長家人,豪格雖性格暴躁,但也是目下我唯一可託付之人,今後你要好好輔佐與他,記住,要隱忍蟄伏,要對明國俯首稱臣,等待時機,切不可與明國反目!

你此番回返盛京之後,朕之後宮但凡有身孕者一律跟隨,餘者皆留盛京,再就是,一定要將傳國玉璽帶上,切記!”

沉默半晌之後,皇太極緩緩睜開眼睛,用堅定的目光注視著寧完我開口吩咐道。

“皇上!這。。。。。!”

皇太極的吩咐讓反應不及地寧完我大吃一驚,隨後他立即明白了皇太極的心意:託孤!

“皇上,不至如此!我大清坐擁十幾萬強兵,待尋得明軍錯處傾力一擊,或許可以挽回頹勢!以我皇之英明睿智,定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奴才只願我皇能保重龍體,好生將養身體,大清離不開皇上啊!”

寧完我說完之後跪倒在地重重磕了個響頭,抬起頭直視著皇太極的病容,雙目中已是噙滿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