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在明清兩軍展開了攻防大戰時,據戰場五里左右的東面,一場突如其來的戰事也正在上演。
嶽託等人率領主力與明軍援軍會戰時,特意把漢軍旗留在大營,由他們負責監視明軍輜重營地,以防出現不可測之事。
留下漢軍旗的原因很簡單,主要是考慮到明軍殘部逃進了輜重營內,而漢軍旗長於防禦、短於進攻,留下來可以看守著大營的糧草輜重,防備明軍突然採取極端行動。
雖然孔友德等人投降已有數年,在八旗嚴格的軍紀和軍功的雙重作用下,士卒的戰鬥力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八旗上下的眼中,他們依然是和遼西明軍相差無幾的渣渣。
孔友德等人自是對此毫無異議。
既然驕傲的八旗老爺們看不上他們的戰鬥力,那他們正好樂得少一些損傷。
在八旗大軍拔營走了之後,孔友德與尚可喜、耿仲明商議一番,決定將還剩一萬出頭的漢軍旗分為三部,孔友德率三千人向前移營至明軍輜重大營北門,擺出進攻的架勢威嚇營內的明軍。
尚可喜率三千人移營西門,防止明軍從西面逃跑,或者出來後抄了清軍左翼的後路。
剩餘人馬則是由耿仲明帶領鎮守大營,尤其是防範北面,免得被不知道從哪裡鑽出來的明軍抄了後營。
前幾日阿巴泰大營糧草被焚燬一事已經引起了眾人的高度警覺。
要是沒隔幾日再讓人家如法炮製,那不管主將是誰,最後肯定得腦袋落地。
孔友德帶著人馬向前移營後,一直試圖查探明軍營地情況的哨探前來回報,明軍在營柵後安排了不少弓弩手,己方哨探根本無法靠近,只能遠遠地透過營柵向裡觀望。
但營柵後面成排的木屋擋住了視線,無法看清裡面明軍的動靜。
本來孔友德想過趁機能攻下這處營地,以便來給主子們獻上一份大禮,在聽令哨探的回稟後,他便下令讓手下的親信帶著一千名士卒向前,準備先來試探一下明軍的反應。
可還沒等那一千人靠近營柵,明軍營地裡兩座炮臺上的大佛郎機炮便先後打響。
儘管早就發現了那兩座高高聳立的炮臺,所以這一千人陣型並不緊密,但兩輪炮擊還是造成了十幾人的傷亡。
這兩座炮臺上安放的是一千多斤重的大號佛郎機,射程比那種五百斤的中型佛郎機要遠了不少,殺傷力自然也會大了許多。
孔友德見狀也只得下令讓這一千人撤了回來。
他倒不是心疼這十幾人的傷亡,作為熟知火炮效能的他心裡清楚,就算讓包衣們上前拆毀了營柵,一旦攻入營地,就會受到這兩門大炮的致命打擊。
因為距離近了之後,佛郎機發射的散彈會造成令人恐怖的毀傷效果,再加上明軍火銃弓箭的攻擊,自己這點人馬真不夠看的。
率部在西門外兩裡處佈陣的尚可喜並沒有採取什麼冒險的舉動。
他所部身後幾里外便是兩白旗的大軍,數千蒙八旗的騎兵則是在離他幾里外的南面就地歇息,只要他堵住對面營地裡的明軍、遮護住兩白旗的後路就算萬事大吉了。
由於背靠強悍的八旗大軍,心理上有了巨大的安全感,尚可喜所部士卒個個都是輕鬆無比。
除了少部分哨探騎馬來回檢視明軍營地動靜外,大部分士卒都是背對明軍營地或坐或立,衝著遠處已經開始交戰的雙方指指點點的議論著,根本沒有把後背可能出現的危險當回事。
所以當明軍突然開啟營門衝出來之後,尚可喜這三千人頓時慌亂無比,負責警戒的哨探不敢上前迎戰,只能打馬回撤,先脫離明軍弓箭的射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