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由檢的這番部署達成後,吳襄部處於京師和山海關的夾層之中,南北兩側都有精兵監視,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被雙方夾擊。
這只是做最壞的打算而已,並不是說吳襄有了異心。
歷史上直到崇禎十七年時,吳襄和吳三桂父子也沒做出什麼大逆之舉。
但作為皇帝,朱由檢的舉措十分正常,尤其是對首鼠兩端的遼東將門,必須要多加提防。
害人之心可以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句話單指帝王,普通人還是善良的好。
此舉最主要是削弱了祖大壽的實力。
吳襄部現有三千餘騎兵,五千餘步卒。吳三桂自陝西率部歸建後,父子兩人手下的騎兵有五千餘人,這可是一隻不容忽視的軍隊。
這五千餘人來到關內,等於祖大壽那邊少了不小的助力,再加上其背後的一萬勇衛營精銳,相信他會收斂不少。
隨著臘月二十三小年的來到,朝廷開始正式放假,一直到年後正月十八才會恢復正常的工作。
京師各衙門紛紛閉門封印,所有人開始忙年,各地官員遣來送禮的人員也已返鄉回程。提前來到京師備戰明年春闈的舉子們,則三五成群的聚飲閒談,整個京師的氛圍顯得既輕鬆又歡快。
遠在陝西的洪承疇和孫傳庭,以及湖廣的盧象升,分別收到了朱由檢的年節賞賜。
洪承疇、盧象升晉東閣大學士銜、賜飛魚服、玉帶,蔭一子為世襲錦衣衛千戶。
孫傳庭晉兵部尚書銜,賜鬥牛服、玉帶,蔭其子世襲錦衣衛百戶。
加大學士銜之後,洪承疇和盧象升已經成為可以與閣臣比肩的朝廷重臣了,而不再只是督撫一方的地方封疆,兩人已經具備了入閣的資格。
兩人數年來的奔波辛勞當得起這份榮耀,就算朝堂之中很多人羨慕嫉妒恨也無用。人家有實實在在的功績擺著,自崇禎二年流賊逐漸勢大之後,若非洪、盧二人四處滅火,剿殺流賊無數,哪有現今日見安穩的局勢。
孫傳庭雖然驟得高位,但論起功勞來確實絲毫不遜色於洪承疇和盧象升。
毅然授命奔赴眾臣畏之如虎的陝西,一年之內屯田練兵大獲成功,極大的減輕了朝廷的壓力,並且將流賊的標誌性人物高迎祥擊敗擒獲,間接瓦解陝北兩大股賊寇。
這些功績無論哪一項單獨拿出,都會力壓絕大多數朝官,尤其是剿滅高迎祥之役,可以說是崇禎年間朝廷最振奮人心的勝利。
其他參戰的將領也是各有升賞。
雖然洪承疇等人指揮有功,但在前線浴血奮戰的還是一眾武將。
秦軍總兵周遇吉晉左都督銜,職銜仍屬秦軍。蔭子侄錦衣衛百戶,賜鎧甲一件。
昌平總兵左良玉晉左都督銜,職銜仍屬昌平。蔭一子錦衣衛百戶,賜山文甲一件。
臨洮總兵曹文昭晉左都督銜,蔭一子錦衣衛百戶,賜甲冑一件,寶馬一匹。
秦軍參將羅世芳晉副總兵,賜甲冑、寶馬。
陝西副總兵賀人龍晉總兵,賜甲冑。
孤山副總兵艾萬年晉總兵,賜甲冑。
延綏鎮副總兵左光先晉總兵,賜甲冑。
臨洮參將曹變蛟晉副總兵,賜甲冑、兵刃、寶馬。
山東副總兵黃得功晉山東援剿總兵,賜甲冑、兵刃。
遼東援剿總兵祖寬晉左都督銜、仍歸盧象升麾下聽命,蔭一子錦衣衛百戶,賜甲冑。
遼東援剿副總兵李重進晉總兵銜,仍歸盧象升麾下聽命,賜甲冑、兵刃。
錦州副總兵祖大樂晉總兵銜,賜甲冑。
廣寧參將吳三桂晉副總兵銜,賜甲冑。
四川援剿總兵秦翼明晉左都督銜,蔭一子錦衣衛百戶。
其餘各部參將一下都是晉升一級,士卒賞銀五兩,以酬其功。
一次性晉升如此多的將領職銜,也算是對崇禎九年的最終總結吧,至少讓將士們知道皇帝並沒忘記他們的功勞,能讓他們在皆大歡喜的狀態下過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