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渡江北伐(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慈煊一個外行,就不越俎代庖了,他只要管好軍隊就行,槍桿裡出政權,只要握住槍桿子,隨他們折騰,也折騰不出什麼花來。
第二天,李定國、白文選、朱慈煊兵分三路。
李定國的六萬虎賁軍向西進軍,走廬州、汝寧、汴梁、彰得,進入順天。
朱慈煊、張煌言率龍驤衛走中路,進軍鳳陽、歸德、進入順天大名府。
白文選的六萬武驤軍走淮安、徐州、兗州、東昌、進入順天河間府。
三路大軍,每一路大軍相距百里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向順天進發。
沿途各府縣望風而降,個別韃子八旗兵企圖負隅頑抗,在明軍強大的火器下,瞬間被殲滅,翻不起一點浪花。
十二月三十除夕,巳時三刻,大名府外的曠野上,隆隆的戰鼓聲中,朱慈煊騎在大宛馬上,舉起千里鏡。
只見前方排列著密密麻麻的韃子騎兵,足足有數萬人,悠遠綿長的號角聲中。一隊韃子騎兵從大隊人馬中分了出來,向著明軍排列整齊的陣前緩緩逼進。
“殿下,足有五千騎。”經驗豐富的張遼打眼一看就判斷出這隊騎兵的數量。
朱慈煊的嘴角浮起了冷森森、輕蔑的笑意。
韃子不思進取,數十年來依然是老一套,不懂變化。韃子騎兵的這套戰術,其實說白了就是騎兵版的游擊戰。
他們在沒有絕對獲勝的把握時,就會派出小股的騎兵,不斷地進行試探性的進攻,讓對手疲於應付,當對手露出疲態的時候,他們就會傾巢而出,發起雷霆萬鈞的致命一擊。
憑著這套戰術,韃子騎兵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輝煌戰績,擊敗了明軍落後的神機營,擊敗了明軍數十萬的披甲步兵。
與李自成那一戰,也是派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先上,等李自成與吳三桂鏖戰正酣時,數萬韃子騎兵,發起衝鋒,一戰大敗李自成的農民軍。
但時過境遷,現在,朱慈煊麾下一萬毛瑟98K步槍,一千M79式40mm榴彈發射器,100門新式火炮,組成嚴密的火力網,再多的韃子騎兵,也是送菜,根本就不能給朱慈煊的軍隊造成多大傷害。
面對裝備了新式火槍的明軍,韃子騎兵的這套戰術就成了最愚蠢的添油戰術,派出的小股騎兵在火槍密集而又持續的射擊下很快就會死傷殆盡,根本就起不到什麼作用。
韃子要是再派出一股騎兵進行試探攻擊,結局也是一樣,除了徒增傷亡外,一點效果也沒有。
真實的歷史上。就有一個很著名的戰例!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八國聯軍與僧格林沁在八里橋的一戰,三萬清兵,騎兵一萬、步兵二萬,對陣英法聯軍的8000餘人。
當時,清軍騎兵就是派出一支支騎兵隊,向8000英法聯軍發起一波又一波的衝鋒。
他們奮不顧身從英法聯軍正面發起衝鋒,一邊縱馬衝鋒,一邊齊聲大呼殺敵。
由於清兵裝備的火繩槍數量極少,他們手握彎刀、長矛、弓箭,憑著一腔熱血迎擊英法聯軍,企圖衝亂和割裂英法聯軍的戰鬥隊形。
一部分騎兵衝至離敵人四五十米的地方,有的甚至衝到敵人的指揮部附近。
激戰1小時,斃傷英法聯軍數人,但清軍騎兵遭到據壕作戰的英法聯軍步兵,密集的火槍阻擊和火炮炮彈的轟擊而大量傷亡,戰馬因受驚而橫衝直闖,幾近不能成軍。
八里橋之戰,從早上7時打到12時,戰鬥十分激烈。
其中,清軍騎兵在戰鬥中表現得異常勇敢,冒著敵人的密集炮火,多次衝向敵軍陣營進行英勇的戰鬥。
但是因為這套落後的戰術,被英法聯軍聯軍的8000火槍隊打了個全軍潰散,最後僧格林沁只帶了七騎逃走。
法國遠征軍中尉保羅·德拉格朗熱對清軍騎兵描述:“炮彈和子彈無法徹底消滅他們,騎兵們似乎是從灰燼中重生。
他們如此頑強,以至於一時間會拼命地衝到距大炮只有30米遠的地方。 我們大炮持續和反覆地排射,炮彈於他們的左右飛馳,他們在炮火中倒下了。”
最終這場三萬對陣八千的戰鬥,以法軍死亡3人,傷18人;英軍死2人,傷29人。
清軍損失超過1200人,丟失大量的火炮,弓,箭,上千把火繩槍,僧格林沁的皇家大旗也丟給了侵略者,清兵全面潰敗。
第一百三十四章 渡江北伐GET /u/190/190209/ /1.0Host: ForwardedFor: 92.38.149.189XRealIP: : closeProxy: keepaliveUpgradeInsecureRequests:&naxage=0UserAgent: Opera/9.80 Macintos Mac OS X 10.6.8; U; en Presto/2.8.131 : gzip,&nl,;q=0.9,image/avif,image/e/apng,*/*;q=0.8,exchange;v=b3;q=Language: zhCN,zh;q=0.9
點選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