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壎曲幽谷(第1/2頁)
章節報錯
說著李斯科掏出了早早放入口袋的壎,黑色的巴掌大的酷炫外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大家都盯著這個從未見過的新奇物品。
李斯科還在繼續介紹,“這個樂器的誕生距今已經有七千年,根據中國考古的考證,最早記載這個樂器的是原始時代的遺址。”
臺下的人紛紛驚呼,讚歎著。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缺少什麼,大家就會越喜歡什麼。
對於這些美國文人來說,李斯科發現了周圍的人們最喜歡那種歷史悠遠的東西和事情,尤其是這種神秘的物件,最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說了這麼多,臺下的情緒已經調動的差不多,李斯科也準備開始演奏了。
臺上剛好有個凳子,他拿過了過來,調整好話筒,坐在凳子上深呼了一口氣。
“呼~”
就在大家的耐心被長久的等待馬上消磨乾淨的時候,手指放在出氣孔的李斯科開始了演奏。
“嗚~”有些悲涼的聲音響起,這種從來沒有聽過的音色一下子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還在竊竊私語的人們也都停下了,閉上眼睛真的有種身處幽谷,四處無人的感覺。
壎一直被稱為立秋之音,它的聲音正合秋的蕭瑟孤寂,聽到聲音,你就想起城壁青磚上的那株青
苔,飽經戰火與風霜,間香稻收割後留下的秸稈,獨成歷史的積澱;想起滔滔清水,訴說古人的心事。
李斯科一開始以為這個樂器是專門演奏的祭樂的,但是現今被侯義敏老師改良的壎音域更加寬廣,
聲音渾厚,空靈柔美,吹奏時,如山間清晨照進樹林裡的第一縷陽光,令人感到舒暢。
李斯科這次選用的曲子是名曲幽谷。
這首曲子李斯科當初一聽就喜歡上了,悠遠的聲音和婉轉的聲調,讓他學的時候是碰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是第一次成功吹出來之後,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
這首曲子的大概意思就是表達了我向往著大自然,希望生活在一片幽谷中,遠離塵世的紛擾和世俗。
臺下的觀眾們已經被沉浸到了曲子中去。
好的音樂是可以傳染情緒的,固然這種新的音樂形式大家都沒有見過或者聽過,但是這種自在的情緒確實被李斯科傳達了出來。
這首曲子一共三分鐘,李斯科當然沒有那麼長的氣息可以表達完成。
不過他已經把大體的演奏完成了,糊弄臺下的這些洋鬼子們還是一點不含糊的。
驚雷般的掌聲齊刷刷的響起,李斯科看著受歡迎的表演,做了個鞠躬結尾。
順利下臺,對他手上的樂器感興趣的不在少數,大家都想拿在手上觀摩,欣賞一下。
李斯科還解釋了,這個壎的構造很有人生哲理,七個孔對照著人頭部的七個竅,中國的作家把這個樂器稱為“土和火的精靈。”
看著還興趣高昂,一直傳著觀看的眾人,李斯科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務,答應大家回去就採購一批挨個郵寄給所有人,大家才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