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自己的師兄能有一個很好歸宿,李斯科也是倍感欣慰。

艾達的畫家職業和他的作家職業剛好搭配,相信能有很好的互補。

艾達的畫作李斯科在吃完飯後也欣賞了一下,她走的是波普藝術流派。

波普藝術流派是一種表現自我,追求標新立異的藝術形式,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

波普風格並不是一種單純的、一致性的風格,而是各種風格的混合,他追求大眾化下的、通俗的趣味,反對現代主義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設計中強調新奇與獨特,並大膽採用豔俗的色彩。

從畫作中,李斯科用自己那寥寥無幾的鑑賞水平看得出,艾達的造詣還是不錯的,聽說她現在一幅畫在歐洲藝術界,能賣出八十萬歐元的價格,在青年一代中是頂流的翹楚,而且還是女畫家,更是鳳毛麟角了。

只不過李斯科和畫家圈的交涉不多,所以一直沒有耳聞過,不過經常流連在各個宴會上,而且都是座上賓的哈斯,對這些東西可是瞭如指掌。

而哈斯最近不僅愛情上春風得意,自己的新書也是完成了。

他把自己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叫索亞的女人的豔遇故事,寫進了書裡,主角經過索亞的搭訕,墜入愛河,最後發現自己被欺騙,又找到了新的愛情的故事寫了出來。

沒錯,這完全是他這一段時間的真實遭遇,怪不得很多人說文學來源於生活,果不其然。

哈斯的這本書叫《搭車的女人》,李斯科有幸提前翻閱了文稿,不僅用自己擅長的愛情文筆,把男主角的感情經歷寫的波瀾起伏,文筆也比之前的更好了,同時兼顧了文藝性和暢銷的特點,李斯科認為,哈斯這次是真正的找到了自己的一條擅長的路,以後的他的成就,一定是暢銷愛情裡榮譽拿的最多的,也是文學性裡面最暢銷的。

像李斯科這種專治嚴肅的人性文學的,則不在此列,畢竟他的書,大部分都被學校,老師,學生,律師,金融人士,白領,這些社會的高階人士訂閱。

而哈斯走的是家庭夫人,學校女生這類女性市場,這些輾轉費勁的愛情故事,是她們的最愛。

“給導師看過了麼?”李斯科看完書,第一時間問的就是這個問題。

雖說導師平時最喜歡嘮叨,感覺最看不上的就是哈斯,可是大家都知道,導師對哈斯寄予厚望,他始終覺得,哈斯的成就不該如此。

“發過去了,昨天發的,導師還沒有給我回復。”說起導師,哈斯的語氣頓時就變得有些萎縮。

“很棒,”李斯科看得出來,哈斯雖然自己認為寫的還行,可是骨子裡就流漏出不自信,他現在是正好轉型的第一本,所以前景如何,心裡還是很忐忑的。

“非常棒,”李斯科起身拍著他的肩膀,鼓勵著,

“真的麼?你不是在安慰我吧?”

哈斯的神情還是帶著點不相信。

“我覺得,你這本走出了自己的路,如果按照你這個方向往下走,你的成就一定不會低。”李斯科如實的說出了自己的感受。

“哈哈哈。”沉寂了很久的哈斯終於開始有些開心了,這本書的第一個讀者就是艾達,艾達拿到手裡看完之後,立刻給出了高度的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