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潛入天皇陵【求首訂】(第1/2頁)
章節報錯
仁德天皇別名大鷦鷯尊,大雀命,生卒年不詳,是應神大王之子,在公元四世紀後期至五世紀前期在位,這期間是大和朝廷統一國家的鼎盛時期。
島國人驕傲的稱自己為大和民族,就如同華夏人稱自己為炎黃子孫、龍的後人一樣。
仁德天皇在島國人民心中的地位,就如同華夏人心中的秦始皇一樣,無比的尊崇。
不過這仁德天皇與千古一帝相比,說到底還是差了一大截,秦滅六國威震四海。
始皇帝自負功蓋三皇,勝過五帝,這等氣勢,又豈是島國彈丸之地的統一所能媲美的。
與秦統一天下相比,島國的統一,就像小孩子打鬧,不過這依舊不能阻擋島國人對仁德天皇的崇敬。
“嗯?你說幾十年前仁德天皇陵,有一部分的陵體崩壞了,還在裡面發現不少陪葬品?”
李牧正跟橘瑞超瞭解仁德天皇陵,突然聽他說了這麼一句話後當即就來了興趣。
橘瑞超目光躲閃但架不住被質問,李牧在他心中跟天照大神一樣,他這麼說也不算過分。
“是1872年墳丘的方形部分崩壞,露出了橫穴式石室,內有石棺,棺外有鎏金銅甲冑、刀、玻璃器等。
當地人立刻向上面報告了這件事,很快就有皇室中人來檢視,在這期間他們發現了銅鏡,環形大刀、馬鐸等器物更多的我就不知道了。”
橘瑞超老實巴交的說道。
李牧興奮地道:“真是天助我也,本來還想著從哪進入仁德天皇陵,沒想到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
等第二天,李牧就扔下了橘瑞超,自己上路正式向仁德天皇陵進發,不得不說,在這個年代,島國的交通要比民國交通發展好的多。
沒用幾天李牧就到了堺市大仙町,仁德天皇陵無比巨大,隔著大老遠李牧就看清楚了皇陵的全貌。
仁德天皇陵雖說是陵,但實際上,用墳來形容更準確,也有一些島國學者將天皇陵稱為古墳。
畢竟所謂的天皇陵建造都很簡單,將棺材、陪葬品等東西放在某地,然後就是一層層的加土掩蓋,最後堆積成山遠遠看著就跟一座大墳一樣。
從仁德天皇時代開始,島國天皇,就執著於建造大墳,越大越好,但仁德天皇之後,沒有誰的墳比他更大。
那個年代又稱為古墳年代。
總而言之,與華夏墓葬制度相比,天皇陵太過簡陋,只是單純的大,缺少精緻內在美。
所以說,始皇陵吊打任何天皇陵,這絕對不是玩笑,哪怕仁德天皇陵要比始皇陵大幾倍也是如此。
畢竟嚴格來說,天皇陵算不上陵,只能說是墳,在華夏農村,幾乎所有人都是這麼埋的。
李牧找到一處適合觀察地貌之地,見獵心喜之下,李牧掏出羅盤開始施展風水之術勘察天皇陵的風水。
“咦?”李牧輕咦一聲。
仁德天皇陵的風水出乎他的意料,好像是受過高人指點,李牧從風水格局中看到了古方士的影子。
李牧所傳承的風水秘術接近楊派,這個楊就是楊公,楊筠松,楊公觀龍以勢,察穴以形,他於風水一學上的造詣古今少有人及。
而在楊公之前也有各種風水流派,最出名的當屬秦漢方士,尤其是秦時的方士,內生養氣,外附地裡,內外兼修神乎其神。
秦始皇時期就有一個著名的方士,徐福,都說徐福善藥理,但徐福在風水領域同樣出色。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