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等待(第1/2頁)
章節報錯
且說倭人普照沒有回倭國,只因心裡放不下寺中御寶。他在扶林縣隱居,邊打工邊探查,伺機打聽靈光寺御寶下落。凡靜法師掘寺挖寶之事,鬧得沸沸揚揚,他感到尋寶的機會十分渺茫了。當聽說師父留有遺寺,便想到其中或許有奧妙,便決定冒險潛入寺院。那日得知師傅的遺詩內容,差點被人發現。數日之後,他又數次潛入,正想打探虛實,恰巧撞到羅雙興。
普照逃離之後,心想既然靈光看守嚴密,不如先回國交差,日後再說。
普照一路趕到浙江沿海,發覺與日本的商船交往停止了。
此事要從大明建立前說起。那時候倭國分為南北朝,朱和尚得勢之後,想跟倭國交好,免得海防被騷擾。他派人前往日本,要求兩國之間能夠各安其土,互不侵犯。南朝的懷良親王不接受明朝的要求,還殺害了來訪的使臣。朱和尚錯將懷良親王當做日本皇帝,其實,當時在日本北邊還有一個王朝。邊境戒嚴之後,北巖寺正好在南朝地盤,兩國交惡,出使大明國受限,悟宗法師只能派休陌潛入中國,改法名普照,不敢以日本僧人身份活動。
期間,大明朝與倭國也友好交往過,時好時壞。日本僧人到明朝拜訪,也讓朱和尚知道了日本的真實情況,原來,懷良親王並不是日本的皇帝,僅僅是一方諸侯。於是,朱元璋再次派遣僧人前往日本真正的京都進行拜訪,互通往來,而對於非朝廷勢力,則不再來往。所以,普照明裡回倭國南朝就困難了,只能伺機偷渡。
普照將自己改名叫石小虎,到海邊小鎮要飯度日,等待時機。
有一天,有一船家女兒叫婉清的見到他,見小夥子眉清目秀還在討飯挺,聽說家鄉遭災,非常可憐他,便帶回去找爹爹,給小虎一個事情做。
船家魏當家,知道眼下逃難的人做,不想收留,可婉清不肯,只好留下當個修船工。
魏當家是浙江寧波造船行的老闆,船行能造的船也很多。
當年內河的運輸船有大小黃船、快船、江漢課船、八櫓船、滿篷梢、擺子船、三吳浪船、西安船、清流船、梢篷船、黑樓船、鹽船、烏艚、紅單船等;海船有蟹船、遮洋船、封舟等。戰船有戰座船、巡座船、哨船、開浪船、火輪神舟、鷹船、三板巡船、連環舟、子母舟、兩頭船、大福船、蒼船、單撇船、白艚、唬船等。
魏當家的主要造鳥船。鳥船頭小,船身長直;除設桅、篷(帆)外,兩側有櫓二隻,有風揚帆,無風搖櫓,行駛靈活,而且篷長櫓快,船行水上,有如飛鳥。浙、閩、粵沿海的小型海船多采用鳥船船型,以求速快。
婉清高興地帶石小龍參觀船行,裡面正造一艘鳥船,已經搭好框架。鳥船長約十丈,採用了木製舵,擁有3桅5帆,主桅高約也有七八丈高,在風力較強的地情況下,航速可達一個時辰三十里。
小虎哥,你好好幹,以後你能造更大的船。
石小虎點點頭。
在船行幹了幾天,石小虎才明白,造船真的很難。造十丈的大船必須用100年以上的樹。伐木材前,造船匠還要親自南下武夷山備料。芯子、表皮去掉,一棵樹的中間兩塊板材最好,相當於瘦肉。最好的木料被用作船底的龍骨,通常以三根優質硬木對接而成,相當於房屋的正樑。木頭是直的,船身是彎的。鳥船一般三段最合適。中間一段挑在浪尖,好像扁擔一樣。如果中間有個接頭,那它就要斷掉。將硬直的木頭強制彎曲,憑的是老師傅的經驗。它不同於倭國造舟用熱水將木板燙軟,中國傳統工藝就是巧用桐油。密度高的木頭,裡面澆點桐油並加熱,用噴燈將熱氣往裡面趕。外面板熱了之後拉長,裡面的就縮短了。還有船上的門窗、絞錨、船帆都要做成可以活動的。
小虎說話少,能吃苦,別看人小,力氣可不小。師傅也都都喜歡他。再說,平日裡老闆女兒婉清常常關心他,大夥心裡有數,也不為難他。
一晃就兩個月了,天氣也開始冷了,小虎歸心似箭,可就是沒有渡海的機會。
婉清很明顯喜歡上這個淳樸的小夥子.嘴巴上一天到晚掛著小虎。魏當家也在細細觀察小虎,確實老實肯幹,腦子也聰明,活一學就會。他魏家只有一個女兒,他一直想找個上門女婿,也好繼承他這份家業。
魏當家湊空把小虎叫出,問他想不想留在這裡。他搖搖頭。問他為什麼,他說還要回家,家裡還有父母親,等著他回去供養。
魏當家聽了此話,反而高興起來,這孩子懂得孝順是好事,想慢慢做通他的思想。
但是,沒過幾天,一件事情讓魏當家的起了疑心。
那天小虎在船下抹桐油,上面懸架正吊木料安裝艙室。突然,吊繩上的木頭傾斜倒塌,有人大喊一聲“小心”,木料已經砸向小虎,眼看小虎將喪命,不料小虛下意識滾了一圈,翻身騰起,躲開了木料,讓在場所有人驚呆了。這那是一個窮小子所為,分明是練過高超武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