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朱和尚
章節報錯
講個差點丟棄的故事。
西邊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和尚。故事就是從廟裡老和尚這裡聽來的,非常離奇,不知真假,但人家有物證。什麼物證?老和尚說物證在寺院的靈塔下,他死後會開啟地宮,說你如果肯聽完故事,他可以寫個路條留著,待他入葬的時候,你想看就去看,人的一生恐怕只有這一次機會。
老和尚差不多七十歲樣子,精神好著,不會很快圓寂。忽悠人吧,不要說等待幾十年,現在的我們等上一天就覺得度日如年;約好跟朋友相見,超出一小時都覺得是漫長的一天;叫好的外賣推遲幾分鐘都會惱火;與女朋友約會,失約一分鐘,那就得扇耳光,罪該萬死,永不翻身。等待不了啊!
事實上,老和尚知道我是作家才答應講故事,他講的故事希望有人記錄下來,不被丟棄了,不是誰想聽就能聽到的。管他啊,賭一把,就信老和尚一次,今朝有故事今朝聽。我信誓旦旦保證,聽完故事以後,一定去參觀靈塔,一定把故事寫出來,先發給哪家小說網,萬一有腦子燒壞的商人看到此書,整出部暢銷書來也不一定。
我等不及,也只好先聽故事,不管真假。
老和尚說,當年朱和尚在寺院住過一個晚上。
朱和尚是誰?老和尚睜開眼睛,吃驚地看了我一眼,說朱和尚你也不知道?我搖搖頭,說真不知道。他淡淡一笑,這笑意味深長,或許笑話我孤陋寡聞,或許笑話我是假冒作家。
朱和尚就是朱元璋!
我驚嚇了一跳。中國是禮儀之邦啊,不管如何,人家畢竟當過皇帝,地位尊貴,不喊萬歲也罷,也不能如此鄙視,人家雖然死幾百年了,英靈長存啊,怎麼能稱呼皇帝是朱和尚?在當年要被砍頭的。
怎麼不行?當年朱和尚只是個遊僧而已,他不過在寺院的借宿一晚,老夫現在是方丈了。老和尚說完又閉上眼睛。
據說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瘟疫流行,朱和尚父母、兄弟相繼去世,十七歲的他入皇覺寺為僧,純粹是為了活命。後來他又作遊方僧,在淮西的光、固、汝、穎諸州遊歷了三年多,其中的苦頭只有他心裡清楚。有一日朱和尚無意之中進入靈光寺。靈光寺是明朝時的寺院名字,現在已經被政府改成靈禪寺了。
其實因為戰亂災荒,朱和尚的皇覺寺也養不了僧人,有點頭腦的人都以行腳遊歷之名出來了。朱和尚已經在外三年,吃盡苦頭,也看盡人間疾苦。到了靈光寺時,他已經餓得不行,兩眼昏昏,只覺得眼前有房子,有人家,便拚著往前走,就倒在寺院外的銀杏樹下。
這年頭詐死詐吃詐住的人不少,和尚們深受其害,也不敢近前察看。
當年的老和尚是印明,見此情景,又看他的著裝像是行腳僧,便命人抬進寺院。朱和尚就是餓的,湯水食物進了肚子,精神又回來了。朱和尚在寺院裡轉了轉,便喜歡上這個寺院,他懇求老和尚印明收容他。
那時候世道亂,寺院自顧不暇,多個人多張嘴,印明也犯難,不肯答應。
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河南息州趙醜廝、郭菩薩的起義,提出了“彌勒佛當有天下”的口號,揭開了元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既然打著佛家的名頭犯事,各寺院生怕受到牽連,也都是風聲鶴唳,閉門自保,從那時起,靈光寺便不再收容一人。過了十多年,寺中老人過世了幾個,印光想著為寺院添補幾個僧人的時候,想不到,順帝至元三年(1337年),又有廣東朱光卿、聶秀卿的起義,稱“定光佛出世”,打的也是佛家名號,來勢洶洶。同年又有河南棒胡的起義,棒胡燒香聚眾,起義者舉“彌勒小旗”,同樣也跟佛教有聯絡。紅巾起義至元四年(1338年),彭和尚、周子旺在袁州起義,起義農民五千餘人,打著“背心皆書佛字”旗號,把佛又推到了歷史前臺。這些年,造反之人均打著佛家旗號,當地衙門三天二頭來查寺院,為避免麻煩,印明只好又關了寺院大門。
朱和尚見老和尚不收容他,心裡著急不肯離開寺院,死皮賴臉纏著印明。
印明被逼急了,第二天只好將朱和尚叫到方丈室來。
印明告訴他,離此地不遠的地方叫濠州,有個郭子興的人,正拉起隊伍要造反,你可去投他。
朱和尚也怕打仗死人,再說家裡人死的差不多了,要保住朱家香火,情願做個清閒和尚,不肯去。印明沒有辦法,只好實話實說。朱和尚雖然與佛有緣,但其相貌不同尋常,按照朱和尚的生辰八字掐算,將來必定大富大貴,小寺豈能容下?
朱和尚仍然不相信,以為這是印光趕他離開的藉口。這跟我們現在青年人找工作一樣,用人單位常常將人誇獎成濟世人才,突然話鋒一轉,本單位廟宇太小,容不下大才的託辭如出一轍。
朱和尚不相信,印光沉思了一會說,你如果不相信,兩年之後你回來,老僧便給你一個主持職位。
高官許諾,又是託辭的一種,很明顯大和尚真的不希望留下他了,看來真沒戲。朱和尚心裡有些窩火,他也無可奈何,更不願意熱面孔去貼冷屁股,氣呼呼地走出了寺院。
濠州離靈光寺只有幾天的路程,幸好從寺院帶了些乾糧,朱和尚心情忐忑著來到濠州,那年正好是1352年的春天。
郭子興父親郭公是卜者的身份周遊和地,娶了當地瞎女做老婆,生下郭子興時,郭公算了一下,不得了,是上上吉卦啊,此孩兒將來前途不可附限量。果然,郭子興長大後,喜歡結交朋友。回顧歷史,很多蓋世英雄都有這個習慣愛好,不好好讀書,喜歡交友喝酒,喜歡舞槍弄棒,按現在話說,“不滿足現狀”、“多個朋友多條路”,“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就在這一年,朝廷日子不好過時,郭子興組織了幾千兄弟朋友,想弄個地盤玩玩,便攻佔了濠州城。
朱和尚心想,既然印明和尚叫他投郭子興,或許有他的道理,不妨試試,便徑直去城門口叫喊,要見郭子興。城門守將見是一和尚,穿著破爛,疑是間諜,便讓人綁了起來。守將審問了數次,見這和尚什麼也不懂,讓他背金剛經不會、讓他念心經多半字不識,讓他擺幾個法相造型也做不出來,肯定是假和尚,便下令斬首。
此時,看到行刑的人拿出閃亮的大刀,朱和尚怕了,後悔了,老婆也沒有娶過,還沒有後代,大城市也沒有去過,朋友也沒有結交幾人,好東西更是沒有嚐到過,年紀輕輕便見閻王,他心有不甘。眼看反轉不了,小命就此完結,他當場哭喊起來,大罵印光和尚。
好個印明禿驢,你害死朱重八,老子到了陰曹地府也不放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