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現場賣貨(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次在別墅他就有這個疑問。
唐朝初期還沒炒茶,他們喝的都是將未炒的茶煮在水裡,再加些亂七糟八的東西在裡面,楚陽是喝不來。
“鄭炳,將我的雲海秀芽分一些給族叔。”
“好的寨主。”
鄭繼德聽到還能分一部分走,內心萬分激動,更加堅定跟著楚陽一定能賺大錢。
當鄭炳給他把茶葉拿來後,他就知道該離開了。
“寨主,我先告辭了,你照顧觀音吧!”鄭繼德起身像楚陽微微躬身。
楚陽輕微點頭:“明天見,族叔。”
“好的,告辭。”鄭繼德對楚陽拱了拱手。
楚陽微笑著回禮:“鄭炳,替我送送族叔。”
“是”
鄭炳和鄭繼德二人離開後,楚陽帶著鄭觀音帶回到自己的臥室,他讓鄭觀音坐在銅鏡前,靜靜的為她梳妝上粉。
一會兒傍晚之時,他們將要遊一番長安,賞賞這華燈璀璨的夜景。
這時趙荃走到楚陽門前,側身而站。
“寨主,抓來的人只有長孫衝還未被接走,總的收入1千兩黃金。燕雲十八騎的住宿也已經安排好。”
趙荃來並沒有敲門,而是直接講事情,他知道楚陽和鄭觀音在裡面,不想打擾他們,這也是楚陽看重趙荃的地方。
楚陽停下梳妝的手,略微思量:“算了,把他放了吧,畢竟是無垢的親內侄。”
“好的寨主。”
趙荃離開後,楚陽嘆了一口氣,這長孫衝才八九歲就被人帶著逛青樓,必然影響發育,絕對不能讓麗質嫁給他。
夏季晝長夜短,傍晚雲霞似火,空氣溫熱如甑,星羅棋佈的長安層樓疊榭,朱閣青樓燈火漸明,橫平豎直的街道人歡馬叫。
大唐民風開放,婦女衣著輕薄涼爽,街道上不乏望溝臆想之徒。
楚陽與鄭觀音十指相扣,漫步在石板街上,盡情領略著長安美人的嫵媚風情。
街道兩邊,有許多小攤販賣著各種東西。
“公子,給家中僕人買一個順手的舂chong缽吧,搗蒜碎姜特別好用。”一位老者招呼著楚陽。
“你舂缽是什麼木做的?”楚陽拿起來看了看這有些怪的舂缽。
“回公子的話,是柏木。”老者微微躬身。
“做得倒是精緻,就是這舂棒長了些,粗細倒還順手。”楚陽握著舂棒在舂缽裡搗鼓了一下。
他想著家裡是差一個舂缽,特別是搗蒜泥就是要用舂缽,這樣蒜泥才香,吃小面加上一勺蒜泥,讓人胃口大開。
“公子這舂棒尺寸可是有說法的。”老者一臉的認真。
“哦?”楚陽一臉疑問:“這不就是一根木棒嗎,還能有說法?”
“這是自然。”老者拿過舂棒為楚陽講解:“這舂棒,長六寸九分,代表六合同風,九州共貫,公子再看,這舂頭圓大,舂尾方正,表示天圓地方,且這舂棒的周長為三分六厘五,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遙相呼應。”
“公子再請看,這舂缽,腹大圓而內空,比喻心胸寬廣,有容乃大,而這缽口狹窄圓滑,與舂棒恰恰吻合,意指收容有度,做事分寸必究,再有,這缽座託著缽體,象徵著腳踏實地,方可根基穩固。”
老者的話聽得楚陽暗暗乍舌:“老先生你真是天生的營銷人才,一個舂缽和舂棒都能讓你說這麼多道道來。”
“哈哈,讓公子見笑了,不過這設計是沒得說,這種細口缽,搗蒜泥不會往外濺,不管你怎麼搗都沒問題,你看”
老者說著放了幾瓣蒜進去,一陣搗鼓後,拿過一個碗,蒜泥透過缽口緩緩流出。
“公子你看,是不是搗得很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