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遊輕輕搖頭,“我所說的結局並不是一定對的,不排除意外發生的可能,但整體而言,現在的局勢是僵持的。”

“魔教想要更進一步,他們首要的敵人不是我們而是佛道兩宗,現在他們已經佔據天下三分之一,再進一步就會威脅到佛道兩宗的利益,所謂的氣運,此消彼長,佛道兩宗會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吞噬人道氣運嗎?”

“先生可真會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難道大周就只能依靠佛道兩宗的幫助,將希望寄託在他們的掌控之中?”聽到這話,李婉兒對他的話不以為意,面色瞬間陰沉。

看到她這幅模樣,逍遙遊心中一嘆,唉,本尊還是教的少了,不然她怎麼會如此無知,就像是坐井觀天的青蛙一樣。

三宗傳承不知多少年,歷經多少歲月,所積累的底蘊豈是那麼容易撼動的,千古歲月以來,多少王朝更替,而三宗卻屹立不倒,彷彿立足於時光的盡頭,難以磨滅。

面對這樣的敵人,有時候,即使是蘇銘也感到窒息。

看到李婉兒冰冷的神色和逼視的目光,逍遙遊絲毫沒有放在心上,轉移了話題問道,“陛下可知,前朝是如何建立的?”

“蒙元無道,大楚太祖揭竿而起,在黃河之畔起兵造反,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就定鼎天下,恢復華夏正統,光復漢家山河。”李婉兒眉頭再度皺起,不明白他說此話是何意思。

“陛下所言不錯,二十年的時間,再造山河日月,將不可一世的蒙元帝國都趕回了草原老巢。但我要說的是,這其中少不了道門的推波助瀾。”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前朝崇道,歷代天子都喜歡修道弄玄,才使得國家敗壞,朝綱不穩。”

“三宗在歷史上曾不止扶持過多少個王朝,見證過多少朝代更替,這樣的對手,難道還不值得陛下警醒麼?”

此刻,李婉兒心中怒火慢慢消失,逐漸恢復理智,“你說的,都是真的?”

“陛下若不信,可以問供奉閣其他道友,他們有不少都是壽逾千載的老怪物,這些事他們比我更清楚。”

“既然大周面對這樣的對手,沒有勝算,逍遙先生又何必登上一艘快要沉了的船?”

面對李婉兒的質問,逍遙遊十分沉得住氣,傲然說道,“每逢天下大亂,便是我縱橫一脈大顯於世的時候,天下之局,風雲變幻,這樣一場大戲,又怎能少得在下的身影,陛下,切勿自怨自艾,一切未到結局,尚有轉圜的可能。”

“愛卿所言,朕會一一查證,你先下去吧。”李婉兒銀牙暗咬,強忍心中不忿,示意他退下。

“微臣告辭!”

······

“剛剛的話,你都聽到了吧,他說的都是真的嗎?”李婉兒面容依舊冷峻,沉聲道。

她掌中懸著一面銅鏡,此鏡橫徑八寸,鼻紐作麒麟蹲伏之象,繞鼻列四方,龜龍鳳虎,依方陳布。

四方外又設八卦,卦外接十二辰位,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四篆字,周繞輪廓。

此刻,鏡面之上五彩光芒浮現,懸於虛空之上,一道身影出現在鏡面,他對著李婉兒恭敬地行了一禮,“微臣參見陛下。”

“此人所言非虛,三宗的底蘊和強大絕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當初微臣身隕,就有魔教在暗中推手,他們的佈局早就已經埋下,陛下切勿輕視魔教。”

“難道朕真的要將生死繫於他人之手嗎?”李婉兒籠在袖子的粉拳握成一團,面上露出不甘心的表情。

“陛下言重了,此非陛下之過,元神修士壽逾千年,足足可活兩千年,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有如此久的天命,修士與凡俗之間有很深的鴻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抹除的,陛下已經做的夠好了,只是時運不濟罷了。”鏡中身影安慰道。

然而,李婉兒非但沒有窘迫失望,反而神采奕奕,“陳先生,你把你所知道的資訊全都告訴朕,萬萬不可誇大或者縮小事實,朕向知道大周和三宗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微臣領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