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周張貼安民告示,澄清流言之後,京城中的流言很快為之一清,而朝中的守舊派也在這個過程中損失不小,核心的官員不少都被明升暗降,踢出了權利中心。

而李婉兒也認為此事到此為止,將告一段落。

韃靼與大周之間對峙月餘,忽然大戰將起,這場大戰大周大獲全勝,不僅使得韃靼損失慘重,更讓朝廷從戰爭泥潭中脫離,能夠抽出手對付南方的叛軍。

可以說,這場大戰,是自神武帝定鼎天下以來前所未有的大勝,更是新君即位以來的第一件大功,擊退了進犯的外敵,鞏固了統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原本女帝繼位,使得一些世家很不看好大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對大周越來越有利,那些左右搖擺的世家也不得不重新思考,重新下注了。

文治武功,是評價一個皇帝最重要的依據,現在大周擊敗韃靼,守護邊疆,武功威名已經有了,接下來的便是文治了。

在邊疆大戰對峙期間,大周各地的會試已經結束,現在各州的舉子正在趕往京城春被參加會試。

天下三十六州,每州之中取會試前一百名入京城參加會試,而這次南方發生叛亂,數州之地淪陷,因此南方的州郡名額暫時消除,等到下一次科舉再重新補上。

算下來,年底將會有三十個州,一共三千名舉子入京赴考。

欽天監中,蘇銘夜觀天象,發現帝星星光大放,諸星皆暗澹無光,而大周的氣運在此時也逐漸開始恢復。

他看到,帝都上空,不知名的虛空之中,一道道紫色祥雲匯聚成雲海,萬里無垠,一條萬丈長的紫金神龍正徜徉在雲海之中,修長的龍身,華麗精美的鱗片,在雲海中不斷翻騰,捲起雲浪朵朵,活潑而富有生機。

此時的大周氣運神龍,雖然說沒有神武帝巔峰時期那麼強大,但也勉強恢復了一大半,這幾天隨著周軍擊敗韃靼的戰報傳遍各州,更是收穫了一大波民心。

忽然,他發現星空之上,文曲星光忽放異彩,一點靈光從虛無星海墜落,沒入九州地界,連他的神念都無從探查,在這點靈光上,他感受到了神力和文氣。

“文曲星君下凡?”

蘇銘眸中閃過一絲驚訝之色,難道這又是某位神靈的佈局?

自從地府的地藏王以及孟婆復甦之後,他便感覺天地間的變化在加劇,靈氣越發的微薄,而陰氣大盛。

根據玄鏡司來報,許多靈氣聚集之地都斷絕了靈氣,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修士想更進一步更加艱難了。

那麼,這個文曲星君這時候進入大周,到底是什麼意思?

隨即,他便聯想到了即將到來的科舉,三千名舉子參加會試,能脫穎而出者僅僅只有一百名,也許,這文曲星就在這三千名舉子當中。

我倒要看看,你想玩什麼花樣!

蘇銘澹澹一笑,眸子裡滿是冷色,京城是他的主場,想要在他的地盤搞事,不經過他的允許,可能嗎!

原本,他都準備離開京城,在九州之地遊歷一番,尋找煉製分身的天材地寶和機緣,但現在,他改變主意了,他準備等殿試結束之後再走!

······

隨著科舉將近,街道之上,販夫走卒愈發的多了,這些來自三十六州計程車子們雖說不是個個都是富貴之家,但也不窮,在京城,衣食住行可都是要消耗不菲的銀錢。

所以,每當科舉的時候,京城便熱鬧非凡。

此刻,蘇銘立在天樞閣上,望著京城上空,他看到,三千舉子匯聚一城,使得京城匯聚了龐大的文運,這三千舉子來自天下三十州,從億兆百姓中脫穎而出,乃是有真才實學的讀書種子,他們大多都修煉了儒門之法,凝聚文氣,掌控了實實在在的力量。

在科舉那天到來的時候,街道上兩邊掛起蓮花燈,形成六角,垂光生輝,照如白晝。士子書生,摩肩擦踵,或是乘坐馬車,或是坐著轎子,或是乾脆步行,來來往往,卻是都沉默寡言,有一種沉甸甸的壓抑。

會試一關,對於讀書人來講,是名副其實的鯉魚躍龍門。

舉人的身份,可以使得一個讀書人衣食無憂,但考中進士,卻等於跨越階層,步入官宦之途。

大周的會試,取九百名進士,分為甲乙兩榜,甲榜一百名,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考中之後,會進入政事院學習三年,若成績良好,可以提前畢業,外放當官,至少也是八品起步。

在別的官員還是九品芝麻小官的時候,他已經是八品官員,在官場上,差一個品級,猶如天差地別,這是何等的優勢。

況且,大周神武帝曾下令,不歷州縣者不入內閣,內閣是直屬於皇帝的部門,品級高,能左右大周的政策,可以說宰執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