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是一個利益的集合體,只要讓上上下下的人享受到足夠的利益,朝廷便能穩如泰山,有的人追逐的利益是權,有的是名,有的是利······

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這上上下下的利益階層才能將這個國家治理好,鄉紳以及世家在這個利益集合體中佔據了很大的分量,若無這些世家們的配合,朝廷很難做到政令暢通。

四十多年前,神武帝藉助三宗之力,兵鋒所至,無往不利,令傳承久遠的世家們都不得不低頭。

但神武帝的倒行逆施,專行弄權也引起了世家的反彈,而且,他活的太久了。在神武帝死後,朝廷與世家大族就從以前的壓制變成了現在的合作關係。

天下風雲變幻,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即使三宗之內精於天機之道的高人也無法算出時局之變。

當然,若是佛門和道門一起入局爭奪天下,蘇銘這盤棋就下不成了,三宗下場,代表著事態的升級,若是他們合力,就能直接把棋盤掀了。

現在只有魔教入場,大周足以抵擋,這也是為什麼那些世家大族會和大周合作原因,在那些叛軍身上,他們早就下注,而大周這邊自然要有所表示,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也是千百年來世家的生存之道。

······

西北之地,漢陽城。

這裡已經成為了一處人間地獄,鮮血染紅了大地,斑駁的城牆上滿是戰爭的痕跡,暗紅的血漬將城磚都浸染了。

天空晴朗一片,萬里無雲,當晨曦的曙光照耀在漢陽城頭時,黑壓壓的韃靼便從四方八面發動一波接一波的攻擊,喊殺震天。

城門處護城河的源頭早已被韃靼的軍隊截斷,韃靼萬餘前鋒軍此時正舉盾頂著城頭傾瀉的陣陣箭雨,以沙石填平主城門外的深坑和護城河。

韃靼士卒在平原上密密麻麻的鋪展開去,書有“拓谷可汗“字的大旗及各個部落的將旗在中軍處隨風飄揚,軍容鼎盛,威勢迫人。

鬨鬧聲沖天而起,喊殺聲震耳欲聾。

當失石勁箭像雨點般投,粉碎了韃靼的又一次攻勢後,韃靼終於暫退回去,重整陣腳。漢陽城的守將叫姜雲飛,他的父親是邊鎮的總兵,而他家乃是世代將門,有兵家傳承。

所以,守護漢陽城的重任就交到了他手上。

此時,城內有兩萬大軍,一萬精銳,一萬輔兵,而韃靼調動的軍隊早已超過了五萬。

為了更好的攻城,韃靼的中軍布在一個小丘上,再架起高高的帥臺,高居臺上,即可俯覽整個城外平原。方便指揮大軍攻城。

此戰,關乎草原的命運,是戰是留全在此役。

對於拓谷可汗而言,繼承先祖遺志,帶領草原逐鹿天下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而這次,大周的反應雖然及時,但也讓他窺測到了大周的衰弱。

幾十年前,他的爺爺帶領草原大軍南下,也是如今日一樣,但那一次,大周的軍隊沒有依靠城池防守,而是正面決戰,硬生生的將草原的軍隊擊敗,沖垮,這才奠定了無上雄威。

但現在,時過境遷,大周面對他們,居然只能龜縮在城池之中,這不正好說明了大周現在的困境?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旦大周恢復過來,再想南下基本上是不可能了,這一戰,他必須成功!

所以,為了拿下這座城池,拓谷可汗親臨戰場督軍。

當然,他到這裡來,只是為了鼓舞士氣,具體的攻城還是交給各部落的首領來做,即使他是草原的可汗,想要指揮各部落的兵馬,還是有力未逮,倒不如放他們各自為戰更好一些。

更何況,他們這次攻城也並不是全無準備,這半個月以來,他們和南方的叛軍聯絡漸深,從他們那敲來了不少攻城器械。

雖說南方叛軍沒有真正與他們合作,但為了讓他們儘可能的拖住大周的兵力,還是送出了不少實質性的東西,無論是糧草還是攻城器械都支援了不少,不然,韃靼們在佔不到便宜的情況下,早就跑了。

《極靈混沌決》

戰爭一直持續到了晚上,有拓谷可汗麾下的直屬軍隊帶頭,下面各個部落計程車兵們也不敢退縮,只能硬著頭皮頂上去。

殺喊聲沸反盈天,無論是城內的周軍還是城下的韃靼們都憋著一股勁,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了晚上。

無論是城牆上,還是城下都點起了火把,越是到最後,越是不能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