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八章 少林之約(第1/3頁)
章節報錯
現在三宗之中,佛道兩宗顯山不露水,也不知是尚未入局還是潛藏暗中,魔教已經徹底入局,之前咒殺了神武帝,後來又與叛軍聯絡,險些攻入京城。
這場人道大局,魔教入局很深,更是早早就有佈局,甚至蘇銘猜測,也許當初在補天計劃開始之前他們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修士的佈局,是以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為時限的,有時候一個不起眼的落子就蘊含著難以想象的算計。
更何況,當初三宗在大周謀劃了百年,現如今整個大周乃至於朝堂之中都不知有多少人是他們留下的暗子。
但即使是如此,蘇銘也要迎難而上,無論是吞龍奪運,還是超脫之機,若是想要達成,也遲早會與他們碰上。
······
面對三十萬韃靼扣邊,朝廷命錦城,九原以及榆林三鎮的總兵調集長城以及各個堡壘中的軍隊,阻擊韃靼們的腳步,務必要將他們拖住。
同時,朝廷從之前鎮壓各地叛亂的軍隊中抽出十萬大軍奔赴西北之地,在掃清西北餘毒的同時,還要將韃靼們趕出邊鎮。
因此,這十萬大軍隨行中有不少文官,他們都是來接管西北之地的政務的,現在為了應對韃靼之亂,朝廷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後方。
而西北之地即是前線,戰略縱深又高,便於運輸。當初神武帝在世之時,為了給自己湊足煉製人魔丹的材料,故意坐視西北局勢糜爛。
但現在,朝廷再也不會讓西北的局勢繼續糜爛下去,定然要將其收在手中,牢牢掌握住,這次的韃靼扣邊,對於朝廷而言,即使機遇也是挑戰。
很快,西北的三個邊鎮就聚集了二十萬大軍,一邊襲擾韃靼的後勤輜重,一邊尋找韃靼主力的位置。
這次韃靼兵分三路,如果不能重創主力,跟他們好好打一場,這些韃靼是不會退出西北之地的。所以,接下來的大戰是一場硬仗。
在這期間,蘇銘也派遣玄鏡司的人手潛入西北之地重新建立據點,傳遞訊息,現如今,天下不太平,各路的妖魔鬼怪都出來了,再加上大周的國運遠不如之前,龍族與妖族的盟約都已經作廢,所以,即使玄鏡司擴張了人手,也無法再回到當初鎮壓修行界,守護治下百姓的局面。
······
嵩山少林寺。
作為天下佛修的祖庭,天下三宗之一,少林寺獨佔五嶽之一的嵩山,山門雖不大,但卻傳承數萬年,底蘊深厚。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一座巍峨的古寺坐落在山林之間,參天古木拔地而起,綠樹成蔭,卻也無法遮蔽古寺。
幽幽山林之間,一簷飛角露出樹梢,映在碧空之中,一條長長的臺階小徑從山腳直入林間,山徑之上還有苔痕鮮綠,碧影短松,一草一木皆蘊含著不可言說的禪意。
“咚!”
忽而,一道悠揚的鐘聲響起,由遠及近,但山林中的飛禽走獸們在聽到鐘聲時卻沒有被驚動,反而齊齊閉上眼,任由音波傳蕩,不知不覺間,它們的皮毛上就有淡淡的雜質析出,鐘聲停下之後它們朝著寺廟一拜,或跑,或飛,或跳,歡快而活潑。
少林寺後山,有一處碑林,這裡有一株菩提樹,傳說是當年的達摩祖師所值,高達百丈,金色的樹葉,枝幹遒勁有力,富有生機。
菩提樹下,一個穿著灰袍的老僧盤坐在此,他身上已經落滿了菩提樹葉,細長雪白的眉毛時不時被微風揚起,也不知他在此坐了多久。
突然,他睜開雙眼,純淨的眸子浮現出一絲神光,隨即隱而不顯,“魔教入局了,我少林該何去何從啊。”
一聲輕嘆,飽含著莫名的複雜情緒。
作為魔教的死對頭之一,少林又怎麼會不知道魔教的動作?
只是,現在崑崙道派未動,還沒有任何訊息,少林寺也不便插手。
然而,就在此時,一枚菩提葉從樹梢上落到老僧腳下,他將樹葉撿起,細細端詳著,上面有著清晰的紋路和花紋,泛著淡淡的靈光。
若是放到修仙界,這一枚菩提葉就能換不少靈石,價值一件品相不俗的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