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感謝你八輩祖宗(第1/2頁)
章節報錯
荀彧說完,就見幾名軍士,抬著一箱箭頭、兩筐箭桿,以及油漆、鵰翎、銼刀、磨石等物,走到場地中央。
除此之外,還擺了幾個工作臺。
兩側武將紛紛看了過來,都不知道荀彧到底要做什麼。
“誰會造箭?”荀彧高聲問道。
造箭之難,首先在於原料。
雖說一支箭只有箭頭、箭桿、尾羽三部分,但每一樣都馬虎不得。
箭頭不過關,箭就沒有殺傷力;箭桿不過關,箭就射不準;尾羽出問題的話,箭就容易打漂。
這不僅是個技術活,而且十分耗費時間。
軍營之中,大多數人對造箭都是一知半解。偶爾有幾個知曉的,也是嘴上說的多,一上手就懵了。
荀彧喊了好幾聲,才從人群中走出十個人。
“回大人,我們會造箭,不過,手生。”
荀彧笑道:“沒事,知道怎麼弄就好。”
他指著右手邊五個人道:“你們五個,就按照老法子造箭。”
指著左手邊的五個人道:“你們五個,按照我的辦法造箭。你,負責打磨;你,負責組裝;你,負責刷漆;你,負責尾羽;你,負責品控。”
最後那人笑道:“荀大人,何為品控?”
“就是品質把控,倘若有殘次品、不能用的,你就挑出來,放在一邊。”
等幾人全都明白了,荀彧又道:“你們兩邊就比一比,哪邊速度最快,造的箭最好,勝出者,賞錢十貫!”
一貫,是一千枚銅錢;十貫,就是一萬枚。
漢末時期,因為戰亂、治安等原因,各地的物價差別很大。
許都身為國都,局勢相對穩定,並且,在曹操的治理下,物價有所回落。一石米的價格,大概在二百錢到三百錢之間。
賞錢十貫,對於這些軍士來說,等於他們大半年的糧餉。
眾人摩拳擦掌,都想在諸位大人面前好好的表現一番。
荀彧看向曹操,請示道:“主公,可以開始了嗎?”
不管怎麼說,曹操都是主君,剛才已經掃了他的面子,現在,無論如何都得把他捧起來。
曹操正自瞧熱鬧,聽到這話,先是一愣,隨後急忙點了點頭,“開始吧,我也想瞧一瞧,小先生這個法子,到底有何精妙之處。”
一聲令下,十名軍士紛紛忙碌起來。
不同的是,右側五名,依照的是祖傳的老辦法。
每人各自拿起一個箭頭,先進行檢視。確認無誤後,就進行打磨。
等到打磨光滑,再拿起一支箭桿,接著進行檢視。確認箭桿能用,方才進行組裝。
組裝完畢,然後安裝尾羽、箭桿刷漆。
整個流程下來,觀察的時間居多,動手的時間居少。
動手時,又以打磨箭頭、捋直箭桿的時間居多,整體組裝、品質把控的時間居少。
反觀左側,五個人,一人負責一種。
打磨箭頭的,只打磨箭頭,其他的都不管。安裝尾羽的,只安裝尾羽,其他的看也不看。
然而,就是這種分段式的流水作業,其產出的箭,一支接著一支,絲毫也不停留。
並且,無論是質量還是品相,都比右側要好出太多太多。
轉眼之間,左側的箭桿已經下去大半。照這個速度下去,他們必勝無疑了。
曹操面色驚奇,盯著左側五人道:“他們造箭的速度,怎麼如此之快?”
“這才片刻功夫,居然產出了數百支箭?”
一時間,圍觀眾人紛紛驚撥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