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對得起領導的信任。

許大茂在跟婁曉娥正式談論婁氏入資鼎香樓之前,特意抽出時間做了一份企劃報告。

穿越者。

見多識廣。

後世那遍佈華夏大地的啃得起、買的對、得了利、街婆婆、牛爺爺等等之類的例子比比皆是。

都可以拿過來用。

中午時分。

許大茂在鼎香樓宴請婁曉娥及三個孩子,於海棠卻極其開明的選擇了沒去,間接圓了三個孩子想要與父母團圓的夢想。

四條魚被煮。

街面上一下子活泛了很多。

人們不再像之前那些偷偷摸摸的去交易。

也有人敢到鼎香樓吃驢肉火燒,不再擔心被冠以貪圖享受的名頭。

生意不錯。

許大茂帶著婁曉娥來的時候,鼎香樓裡面已經坐滿了人。

這個年代的人真是太樸實無華。

聽聞婁曉娥是回來投資辦廠的港商同胞,紛紛發揚愛心的讓了一張桌子給許大茂他們。

熱情。

熱心。

這就是許大茂從他們身上感受到的情懷。

還有人泛著一絲絲羨慕。

主要是婁曉娥及三個孩子的衣著對周圍眾人形成了強烈的衝擊力,與婁曉娥比起來,他們或許更像一隻還沒有完成蛻變的醜小鴨。

許大茂帶著婁曉娥在鼎香樓吃過驢肉火燒。

不過那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舊地重遊。

看著物是人非的一切,婁曉娥感慨頗多。

香江的十年商戰,婁曉娥不在是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婦人,她很精明,見許大茂帶著自己來吃鼎香樓的驢肉火燒,便猜曉了許大茂的葫蘆裡面要賣什麼藥。

軋鋼廠是不可能接受婁氏資金的,離開香江的時候,婁曉娥就很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一點。

很簡單。

軋鋼廠最開始就是婁家的財產,後來婁父將其中的一部分股份上交給了國家。用那些反對婁氏入注資金到軋鋼廠之人的原話來說,本就是婁家的企業,再要是有婁家資金注入,這個軋鋼廠還是國家的軋鋼廠?他們這些國家任命的軋鋼廠的幹部還是國家幹部?軋鋼廠的那些工人是為國家服務?還是為婁家效力?

八十年代初,可不像後世。

很多事情都異常的小心謹慎,看著跟踩著薄冰過河差不多,人們寧願無所事事的混日子,也不樂意去做有可能讓他背鍋的事情。

沒有人敢隨隨便便去拍板一件事。

再小的一件事,也要反覆商量。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