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一大早,田阿牛和田大狗兩家人早早就起來,他們兩家人今天要一起回鄉下,這是在年前就已經約好了的。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田阿牛被封為貴族男爵,他自然希望可以在自己的家鄉人面前顯擺一下,或者說他想要自己的族人也可以為自己感到驕傲,並且他還要大張旗鼓地祭祖,他要告訴列祖列宗,自己這個子孫後輩取得的成績,告訴他們,自己已經完全改變了家族的命運,家族從普通平民百姓變成了官軍之家,甚至現在變成了貴族家族。

一大早,下人們就在女主人田李氏的指揮下忙得團團轉。

田李氏,這個幾年前還是一個很普通的農婦,那是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竟然可以成為男爵夫人,並且還是誥命夫人,品級是五品的宜人。

在大漢王國,一品二品官員的正妻叫做「夫人」,嫡母叫做「太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無封無品叫娘子。

很多家族裡面下人稱呼男主人的正妻都是稱之為夫人,這裡的夫人跟誥命夫人的品級又有著本質的區別,前面的稱呼夫人只是一種習慣,而誥命夫人是一種身份上的區別,誥命夫人是妻憑夫貴,自己的夫君官職越高,她們的身份在誥命夫人當中自然就越高貴,任何夫人聚會,高等級的誥命夫人都是眾人的焦點,這種待遇是所有女人夢寐以求的待遇。

‏​​‎​‏‎‏‏‎‎​‏‏‎‎五品誥命夫人雖然品級不是很高,只是在眾多誥命夫人當中排在中間位置,但是田李氏已經很滿足了,以她的身份就算回到家鄉,縣令見到她都需要向她行禮問好,這就是她的身份體現。

最讓田李氏興奮的是,她可不僅僅是五品的誥命夫人宜人,她還是貴族男爵夫人,在她看來,這個身份可比普通的誥命夫人要尊貴得多,畢竟只要有品級的官員正妻都能得到一個誥命夫人,但是想要得到一個貴族爵位,那就要難上很多。

如果一個女人既是誥命夫人,又是貴族夫人的話,這個女人的身份比起那些沒有貴族夫人身份誥命夫人身份又比她高的女人來要更加尊貴,一般情況下,高等級的誥命夫人都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有貴族夫人身份在身的低等級誥命夫人。

總之就是一句話,田李氏現在的身份比起幾年前的農婦身份,說是天差地別也不為過,她整個人的氣質比起幾年前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長相雖然只是清秀,但是在端莊雍雅的氣質襯托下,她整個人也變得富貴了起來,別人一看就知道她是貴人的夫人。

田李氏比起自己的夫君田阿牛來,她的心情更加興奮,田阿牛是想要衣錦還鄉,她又何嘗不是呢,女人的虛榮心可比男人要大很多。

這幾年先是搬到軍人小鎮住了兩年,然後隨著自己夫君軍職越來越高,他們一家搬到了都城來,幾年時間根本就沒有機會回家鄉,這次可以說是離開家鄉第一次回去了。

其實這幾年,隨著田阿牛和田大狗的職位變得越來越高,田家村的人也是能得到很大的好處,最起碼在做生意和讀書這一塊,田家村就能得到不少的便利。

雖然大漢這幾年一直在加大投入教育這一塊,但是並不意味著整個大漢所有的孩子都能讀上書,這是不可能的,一是大漢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教師,大部分讀書出來的都進了各級衙門當官吏去了,只有那些在仕途上實在是沒有前途計程車子,他們才會出來選擇當老師,或者是乾脆去那些大家族開設的私塾當老師。

二是很多農民的孩子長大一點就是家裡的一個重要勞動力,就算那些農民知道讀書是一個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但是對於他們來說,讀書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雖然大漢免除了學生的很多費用,但是那些紙墨筆硯對於農家人

來說都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所以在這個時代,能供出一個士子出來,對於農家人來說,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就像是葉桓前世的現代社會,農村能出一個大學生也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三是整個大漢還有很多偏僻交通不發達的地方,雖然大漢在這幾年一直都沒有停止道理的修建,但是要想完整地修建好一個可以覆蓋整個大漢所有鄉村的道路網,可能需要上百年的時間吧,並且如果未來一統天下的話,這個時間可能會再增加一個百年,交通的不發達,不僅制約著教育的普及,還制約著很多發展。

只是葉桓也知道這些事情都是急不得的,畢竟在這個古代社會里,他就算再怎麼努力去改變,很多事情還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有效果的,治大國如烹小鮮,很多東西是不能太過著急,特別是對於治理一個國家來說,一著急很容易出大問題。

這個世界是一個古代封建世界,葉桓從來就沒有想過在這個世界推行太過超前的制度,在大漢國內的一些比較先進的政策,雖然這些政策裡面有很多都有前世現代的一些影子,但是他都是要根據這個古代社會的實際情況結合才推出來的,如果是不能適應這個時代,那麼意味著這個政策是不成功的,也就可以放棄了。

……

一個時辰後,兩家收拾好東西,兩家人聚在一起用了個早膳後,兩家人就休息了一刻鐘後,他們就離開了宅子,外面的馬車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總共有十輛馬車,兩家自然沒有那麼多的馬車,其中大部分都是租用來的,這還是他們兩家男主人都是中層將領身份,要不然在這個時候根本就很難租到馬車。

至於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這麼難租用到馬車,不僅僅是因為過年,還因為在初二這個時候,很多人都要回孃家,初二、初四和初六,這三天算是大漢王國幾乎是所有出嫁的女人,她們只要還有孃家人的存在,她們就會在這三天裡選擇一天回孃家,‏​​‎​‏‎‏‏‎‎​‏‏‎‎這可以說是大漢王國的習俗了,一個由上到下而興起的習俗。

可能也只有大漢王國才能出現這樣的習俗,畢竟如果道路不發達的話,很多外嫁到太過遙遠的女人根本就不可能每年這樣回孃家,並且花費還不是一般的小,畢竟要租用一輛馬車的費用就不低,不過對於大漢的民眾來說,那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了。

田阿牛他們的主要目的自然不是回孃家,孃家也是要回去的,但是他們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回家鄉炫耀一番,祭祖,慶祝成為貴族,在家鄉擺流水桌,要讓家鄉人也跟著高興熱鬧一下。

兩家的宅子的安全也不用他們擔心,畢竟他們還留下了不少下人在家,而且整個都城的治安環境可以說是整個天下最好的了,如果這樣的都被小偷關顧的話,那麼就實在是太過可笑了。

出城的過程那是一言難盡,不管是人流還是車流都實在是太多了,這是因為想要在初二回孃家的人是最多的,能嫁到都城來的女人,她們自然不會缺錢,就算是自家沒有馬車,也會租用一輛馬車,這就造成了從宅子那裡離開後上了大街就開始堵塞了,還好有大量的城衛軍變身為交通員在指揮維持交通秩序,要不然田阿牛都擔心他們半天都不一定能出城去,到時可能到了晚上才能回到田家村。

有了那些化身交通員的城衛軍幫助,田家的車隊速度要快了不少,不過在路上又遇到了幾起交通事故,這樣一來又浪費了不少時間,等到他們到達西城門時,已經是一個時辰之後了,田家的車隊自然不需要去百姓通道那裡排隊,他們直接從中間通道經過堅持後出了城,其他通道的普通人只能帶著一種羨慕的眼神看著田家車隊離開,不過他們的心裡並沒有嫉妒恨,尊卑有別,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