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紡織業。”諸葛文自然不奇怪兒子知道這個答案,整個天下的商人和商會每年都會從大漢王國進口大量便宜又精美的各種服飾,大漢王國發達的紡織業真的是降維打擊,如果不是南方四國限制了每年從大漢王國的進口數額的話,南方四國的紡織業幾乎就被打垮了。

當然,南方四國也不是傻子,他們也知道了工廠化和規模化對紡織業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好處,只是他們的工匠發明不出像大漢王國那麼先進的紡織機,所以從根本上還是競爭不過大漢王國的。

諸葛明還是有點懵逼,他問道:“大漢發達的紡織業跟大漢軍隊會不會冬季出兵南下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了,而且還是很大的關係。”諸葛文也沒有繼續賣關子了,他神色嚴肅地說道:“有了發達的紡織業支援,大漢軍隊有著很完善的保暖措施,大漢計程車兵根本就不害怕嚴寒,他們完全可以晝伏夜出行軍,世人根本就想不到,等到天下人反應過來時就是大漢軍隊進攻的時候了。”

自己父親說的東西諸葛明還真的從來沒有考慮過,他一直認為冬天戰爭或者是冬季行軍不太可能,特別是北方的嚴寒天氣,單單是嚴寒就可能導致很大一部分非戰損計程車兵損失,搞不好等到開戰之時,士兵就已經損失了一大半,這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只是如果把大漢那發達無比的紡織業考慮進去的話,以前被士兵畏懼如虎的嚴寒天氣根本就算什麼,而且諸葛明早就聽說了大漢軍隊有著嚴格完整的後勤保障制度,不僅可以讓士兵吃得好,穿得暖,還可以讓士兵上夜班讀書認字,這聽起來好像不是去當兵的,而是去享福的一樣。

一開始諸葛明聽到這種傳聞,壓根就不相信會有這種好事,畢竟各大勢力對底層臭當兵的幾乎都差不多,給足軍餉就已經相當不錯了,還想吃得好穿得暖和讀書認字,那是想屁吃。

不過後來隨著大漢軍隊的內部情況暴露出來的越來越多後,諸葛明這才知道,原來大漢軍隊的待遇竟然真的有這麼好,他心裡隱隱約約知道了,整個天下最強大的軍隊應該就是屬於大漢軍隊了,所以他對四國聯盟出兵攻打大漢王國是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倒不如說四國竟然還讓大漢王國安安穩穩地發展壯大了幾年時間才是真的失策。

當然,諸葛明並不是提四國操心,他只是擔心自己諸葛家的前途罷了,整個天下局勢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到諸葛家,就像是這次四國聯軍北上一樣。

“爹,你考慮得很周到,孩兒竟然沒有想到這一點。”諸葛明臉上難得也露出了嚴肅表情,他接著問道:“那麼,爹,我們諸葛家是不是應該做好準備了呢?”

說了這麼多,自己的兒子終於想到了這一點,諸葛文心裡欣慰地點了點,不過表面上他還是顯得很平靜,他問了兒子一個問題:“為父讓你去調查海外諸國的情況,進行得怎麼樣,到底哪個小國比較適合成為家族稱王稱霸的根基?”

“嗯,我安排的人出海去調查,只是因為時間原因,到現在也只是大致瞭解了沿海的一些小國,我去叫人把資料拿進來給您看看。”

“好的,快去,你親自去拿資料。”

越是關鍵時刻,特別是關係到家族的前途命運,諸葛文就越發顯得謹慎,他不希望有人從資料中推測到諸葛家留下的後路,到時搞不好又會引起波瀾。

“好的,爹,我親自去拿。”

對於自己父親的顧慮,諸葛明也覺得自己沒有父親考慮得周到,小心駛得萬年船,小心點總不會有錯的,畢竟諸葛家的城堡裡面搞不好就有其他勢力的探子。

沒過多久,諸葛明就帶著資料回到書房了,接過兒子的資料,諸葛文認真地翻看了一遍,然後閉目思考了很久,然後他又翻開資料再次認真地把其中一份資料看了一遍,他指著資料上的地圖問道:“這個叫獅子國的小國位置是不是在這個十字路口?”

對於獅子國諸葛文還是第一次知道這個國家的整體情況,雖然東方軍團的海軍很強大,但是並意味著東方軍團的戰船就可以航行到幾千裡外的遠海去,單單是安全航行的海圖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不用說幾千裡的海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大小問題,一個搞不好真的會全軍覆沒的。

諸葛明心裡對資料裡面的十幾個國家早就瞭如指掌,父親的問題,他很快就回答道:“是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