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桓的聲音在每個騎兵的耳朵邊響起,好像是葉桓就在他們耳邊說話似的,他們對自己效忠的主公有這樣的實力早就見怪不怪了。

“不辛苦,不辛苦!”

葉桓拍了拍趙冷的肩膀,神色很滿意:“阿冷,不錯!”

接下來就是禮部官員出馬,畢竟關於迎接凱旋歸來的軍隊有什麼流程,這些都是禮部的官員在制定,也由他們負責執行流程。

半個時辰後,迎接流程終於走完了,葉桓帶領遼州高層打頭,一萬多的騎兵自然不可能全部進入府城的,他們大部分要先返回遼州的大軍營裡休息,一部分人跟著趙冷,他們還要去府城的英烈祠祭奠戰死的將士們,這也是葉桓規定的每次出征的軍隊回來都要來英烈祠祭奠,並且在重大節日都要舉行隆重的祭奠活動,英烈祠還有專門的守祠人每日打理衛生等,整個府城每天都有很多人到英烈祠上香祭奠戰死的將士們,可以說葉桓的這些舉措完全收攏了整個遼州軍的軍心,他們對葉桓的忠心是直接爆棚。

這是因為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一個主公會這麼厚待將士們,對於那些王朝來說,只有那些統帥和名將們才配擁有這種可以享受子孫後代供奉香火的祠堂,那些泥腿子出身的大頭兵只是消耗品,就算是打仗戰死最多就是一筆被剋扣了七七八八的撫卹金,這已經足夠好了。

一些來自周圍鄉鎮的老百姓自然離開各自回家了,不過那些從府城走了三十里出來迎接凱旋歸來軍隊的人跟在他們身後回府城,在回城的道路兩邊還有大量的收到訊息的老百姓滿懷期待地想要看看出徵草原的打了大勝仗的軍隊到底是怎麼樣的,結果沒有讓他們失望,軍威赫赫的遼州軍讓他們很是興奮。

在葉桓的帶領下,遼州高層,一千名作為代表的騎兵,府城的各個階層人士,還有大量知道侯爺葉桓會到英烈祠祭奠英烈的老百姓,雖然早就有城衛軍封鎖了英烈祠周邊,還有大量的衙役,青衣衛、軍情司和監督司的便衣在警戒,就是為了防止一些不理智的敵人出來鬧事,以主公葉桓的實力自然不害怕刺客之類的敵人,但是三大部門的指揮使可是一點都不敢放鬆的,要不然遼州高層出現一點差錯,他們都不好在主公葉桓面前交代的。府城的英烈祠前面是一個很大的廣場,幾萬人都能容納,大理石鋪就的地面,周圍是幾十根高二十丈的漢白玉雕刻而成的石柱,這些石柱表面是各種飛禽走獸,還有人文景觀,單單是這些石柱就讓遼州的工匠們花費了不少心思,更不用說一片建築群組成的英烈祠了,可以說不管是規模還是建築的精緻程度整個城府就是葉桓的府邸比不上,這也是葉桓親自下令這樣建造的,畢竟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只有這樣才能讓幾十萬的遼州軍將士們看到他的誠心。

果然,自從英烈祠建好後,整個遼州軍的精神面貌有了質的提升,他們不畏戰死,他們有的甚至於感覺戰死能在英烈祠裡面享受子孫後代千萬年的香火供奉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嗎?

“一鞠躬!”

葉桓舉起三根點燃的香,聽到禮部官員肅穆的聲音,他帶頭朝著正殿密密麻麻的戰死將士們的牌位九十度彎腰鞠躬,然後幾千人也跟著前面的人一起做同樣的動作,整個廣場外面的無數的觀眾也都肅穆至極,沒有說話,所有的人眼神都充滿了嚴肅的色彩,在這樣的場合中,如果有人敢亂來,那就是與整個遼州為敵。

“二鞠躬!”

彎腰鞠躬。

“三鞠躬!”

再次彎腰鞠躬。

“上香!”

葉桓帶頭在正殿外面的天井一個很大的香爐裡把三根香插穩,然後他就從英烈祠裡面出來,迴圈往復,後面的所有人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插香。

整個祭奠流程下來,時間就已經到了中午,葉桓已經在葉府設宴款待遼州高層和遼州的將領們,至於那些進入府城計程車兵們自然有專門的官吏去安排他們的飲食。

本來應該對立了功的將士們進行論功行賞的,但是因為遼州接下來很快就要對豐州和泰州用兵了,所以葉桓下令這次的功勞先記著,下次等到征服兩州,並且葉桓很快就要稱王建國的,到時可以一起論功行賞,這樣才不會這麼麻煩。

從葉桓口中知道了稱王建國的訊息,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官,所有人都興奮異常,畢竟只要葉桓稱王了,那麼他們也會跟著水漲船高,加官晉爵不在話下,很多官員心裡都在計算以自己的功勞和官職會得到什麼爵位呢,成為貴族是這個世界所有人都可以祭告十八代祖宗的天大喜事。

……

關於武安侯劉家和威遠侯張家兩個家族想要投靠遼州的事情,葉桓跟六部高層商議一番,最後大部分人都贊成接納這兩個家族,不管從哪方面來考慮,遼州接納這兩個家族都是利大於弊,特別是葛明志本來就擔心寒門派系的勢力在遼州集團太過於龐大了,遲早都會引起主公葉桓的猜忌,更別說人心這種東西最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現在遼州的一些寒門出身的官吏已經出現了不好的苗頭,葛明志不得不為未來考慮。

既然大家都同意,而且葉桓本身就是贊同的,那麼接下來怎麼利用兩家的力量來加速遼州軍佔領泰州,遼州高層經過一天的會議,制定出了詳細的戰略。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整個遼州這輛戰場很快又開始啟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