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兩人手中根本就沒有什麼力量,就算他們再怎麼恨葉桓,他們也拿葉桓沒有辦法,而且他們從心底裡就對葉桓很是恐懼,畢竟葉桓那無敵的實力讓他們是印象深刻,記憶如新啊。

本來東齊皇帝林飈只是派自己的私生子朱立作為使者去觀禮吉州建國,只是廖忠可能這段時間在神都被太多人取笑,想去外面散散心,還有就是可以作為副使撈一些功勞也好,畢竟去吉州也不太可能會有什麼危險,更別說出使隊伍裡面還有軍隊和武功高手的保護下了。

北漢朝廷既然已經決定出兵,那麼北漢皇帝李劍自然不可能再派出使者去吉州的了,如果真的派出使者的話,那不就意味著北漢朝廷承認了吉州的建國了,這是不可能的。

吉州也不害怕北漢朝廷的大軍壓境,在魏人傑和手下謀士們商議過後,他們都一致認為北漢朝廷只是做做樣子,不可能發生戰爭的,北漢朝廷可是四面環敵,比起吉州的形勢來還要危險,只要北漢朝廷敢對吉州動兵的話,那麼北漢朝廷就有可能要面臨四面楚歌的形勢。

而且因為吉州也派了商會去遼州,從遼州那裡購買到了火藥,大家都有火藥,雙方戰爭的話,有了火藥這種攻城利器,大家又處在同一水平上了。

沒錯,遼州方面也把火藥賣給了永生教和北漢朝廷,基本上除了豐州和泰州這兩個州的勢力沒有賣火藥給他們外,其他勢力基本上都能購買到遼州的火

(本章未完,請翻頁)

藥,只是每個勢力能購買到的數量不一致罷了,只是做火藥這個軍火生意,遼州就賺翻了,反正火藥生產的價格由遼州單方面喊,做壟斷生意怎麼可能不大賺特賺呢?

遼州對一些勢力的火藥交易,特別是草原王國、南楚帝國和東齊帝國,要求他們支付火藥交易的貨款可不是金銀珠寶之類的錢,而是直接用物資抵錢,像是草原王國要用馬牛羊來做交易,南楚帝國是要用糧食做交易,至於東齊帝國,遼州直接要求他們用大船,特別是能在大海上航行的海船用來做交易。

三國為了得到火藥這種攻城利器,不想落後於其他勢力的話,他們只能接受遼州方面提出的這些條件。

隨著火藥的交易,源源不斷的糧食、牛馬羊、大船等物資運送到了遼州,遼州集團的實力變得越來越強大。

草原王國派出去吉州的使者是四王子拓跋鷹,由他帶隊去吉州,南楚帝國的使者是長公主楚薇,拓跋鷹除了自己出使任務外,他還有一個母親交代給他的任務,那就是去跟楚薇見一面,拓跋鷹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的母親竟然不是南楚帝國的貴族小姐,而是南楚帝國的皇室成員,說起來還是長公主楚薇和小皇帝的姑母。

至於其他太過遙遠的勢力基本上也沒有派人去吉州了,來回的路程太過遙遠,就算到達吉州的話,永生教建國也有可能已經完成了,魏人傑也不可能等到他們到齊了才宣佈舉行建國儀式吧。

……

吉州要建國了,府城變成了都城,永生教也不可能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建新的京城,只能把府城一些看上去比較破敗的地方整理一下,把幾條主要的主幹道也修理了一遍,再鋪上全新的石板,然後命令大街兩邊的店鋪換上全新的招牌。

城衛軍直接出動大量的人手,把整個府城裡面的那些小偷混混還有大量的乞丐,這些影響外人對吉州印象的底層人,全部都趕出了都城,趕得遠遠的,如果敢靠近或者是混進都城的話,全部格殺勿論。

經過幾天的徹底整治,整個都城看起來有了一絲新朝京城的氣象了,只是那些被城衛軍趕出的人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因為沒有吃的餓死,要知道整個吉州各地因為混亂的原因,到處都是餓殍,只有都城怎麼也是整個吉州有權有勢還有錢的人集中地,現在他們被城衛軍趕出去,其實就是逼著讓他們餓死,還有那些趕出去的混混也聚集起來,他們乾脆直接落草為寇了。

只能說永生教做事一點都不像是一個要建立新王國的勢力集團,整個永生教的行事規則跟它以前也沒有什麼區別,還是江湖武林門派那一套,只是魏人傑不知道的是,一個新王朝,一個國家如果做事跟一個門派差不多的話,這個國家又有什麼前途可言呢。

一些從其他地方趕來想要投靠魏國的有識之士,他們看見永生教是這樣的行事,這樣不把底層民眾當回事,很多人直接放棄了投靠魏國的心思,這樣的勢力是沒有前途的,也不值得投靠。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