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婚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葛府大門前有一大群人在等待著迎親隊伍的到來,為首的是一個長相英俊,只是稍薄的嘴唇看上去整個人有點刻薄,他就是葛明志的親侄子葛天賜。
窮在富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以前葛明志在北漢朝廷官職正二品侍郎,整個葛家也隨之水漲船高,家族不僅得到了很多財富,更加重要的是葛家也有很多人進入官場,可以說葛明志一個人就改變了一個家族的命運,要不然葛家再過幾百年也不可能實現階層躍升。
只是成也葛明志,敗也葛明志,當葛家所有人的興衰榮辱都維繫在一人時,他們的一切都像是建在沙灘上城堡,一個浪潮就會打翻城堡。
當葛明志被罷官從京城裡趕出來,葛家的那些混在官場的官吏也一起跟著倒黴,沒有一個人例外,當然,他們也算是被葛明志牽連,不過朝廷的大佬可不管這些,反正葛明志出自葛家,葛家人倒黴也不算冤枉。
從來都是由儉入奢易,而由奢入儉難。
葛家雖然不能說把葛明志這個給葛家帶來天大變化的族人當做仇敵,但是也算是把他當做死人來對待了。
葛明志沒有回老家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看清了族人的面孔,他直接在葉家村當個私塾老師,本來如果沒有葉桓的話,他可能一輩子就在葉家村孤老終生了,至於理想只能下輩子看看有沒有機會實現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葉桓的出現讓葛明志那顆快要死掉的心臟又重新開始了跳動。
有時候葛明志都要懷疑是不是老天看自己前半生太過於順利,所以要給點難題考驗自己,要自己不要過得太過於順利。
神仙作祟,這真的不是葛明志胡思亂想的,葉桓是個怎麼樣的人,他作為教過葉桓兩年啟蒙學的老師怎麼可能不瞭解呢,葉桓就是如同千千萬萬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子弟,可能一輩子最大的成就就是耕地弄個好收成,然後到了年紀後就娶個農婦做妻子,生下幾個孩子,把孩子們養大成人,再然後就要為孩子們的未來操勞,就這樣一生就過去了。
就算葉桓服兵役去龍門關當兵,在葛明志看來葉桓的未來變得更加糟糕,沒有家世背景,當個大頭兵,進入軍隊就是隻有當炮灰的份,最好的結果就是混個殘疾後退役回家,要不然就是殘疾到回不了家,在龍門關孤老終生。
只是讓葛明志沒有想到的是,葉桓竟然成為了武林至尊大宗師,這個訊息就好像一個平時看起來髒兮兮的乞丐突然告訴你他是全國首富,葛明志絕對會一巴掌拍死那個乞丐,鬼才會信。
當然,事實勝於雄辯。
當葉桓帶著一眾手下回到葉家村時,葛明志就知道那些江湖傳聞是真的了,他心臟砰砰地跳動起來,他知道自己又有了機會實現自己理想了,而葉桓就是他的希望,他也相信如果葉桓真的是個不甘寂寞的人,那麼他絕對會來找自己的。
後來的事實證明葛明志沒有猜錯,葉桓邀請他重新出山,葛明志馬上就答應了,這也是他一直等待的
機會。
有時候葛明志都要懷疑葛家人是不是在自己身邊安排了密探,在自己前腳剛到遼西郡沒多久,葛家人後腳就跟著來了,而且是那種幾乎舉族搬遷,他是真的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親人們賭性這麼大,而且是這麼無恥。
葛家人好像就篤定自己不可能不管一樣,人不要臉就無敵了,葛明志算是有了很深的認識。
其實葛明志不是不想不理會自己親人們的,但是這個世界對於孝道那可不是說著玩的,如果一個人很壞,很惡毒,但是他非常孝順父母,那麼還會有很多人說這種人的好話,像是什麼能這麼孝順父母的人,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雖然聽起來很不理智,但是老百姓就是有這麼樸素的心理。
如果自己真的不管葛家人的話,葛明志不要說在葉桓手下當官了,他的名聲都有可能徹底臭掉,相當於社死了。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要說古代社會了,在葉桓前世現代這種情況都很常見。
葛家可能也知道以前做得有點過分,所以他們這次下定決心來到遼西郡,也沒有一上來就逼迫葛明志給多少好處,而是跟滾刀肉一樣時不時擺放葛明志,就算是一開始被拒絕也無所謂,反正就是靠真誠感動對方。
對於葛家的存在,葉桓自然是知道的,不過他沒有做什麼,葛家畢竟是葛明志的親人們,他身為主公也不可能替對方做出決定。
但是如果葛家想像以前那樣希望得到偌大好處,葉桓只能說他們想多了,他對遼州本地的世家門閥都是大力打壓,怎麼可能讓葛家上位,變成一個新的門閥呢。
不過葛家如果真的有人才的話,葉桓也不是不通融,看在葛明志的面子上會讓他們進入書院進修,考核合格的話就可以被任命為官了。
葛明志自然知道主公是不想讓自己為難才這樣做的,他心裡只有感激,葛家也只是長時間沒有來找自己,要說葛家有多麼對不起自己,也有點說不過去,而且不回去也是自己下的決定,葛家也沒有對外宣稱不讓自己回去,或者是斷絕關係,把自己開出葛家。
既然主公幫忙,葛明志就順其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