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婚四(第2/2頁)
章節報錯
裝糊塗是做大臣的一個基本技能,鍾凡用起來嫻熟得很,他眼淚都流下來了,一副謝罪的樣子,反正自己見過葉桓這件事是瞞不住的,倒不如自己先暴出來,以後皇帝就不能抓住這件事不放了。
“朕沒有怪罪你,你起來吧。”
對於這樣油鹽不沾的老油條,李劍也沒有太多辦法,除非不管不顧地直接殺人,但是就算是皇帝殺人也是需要理由的,要不然滿朝的文武百官可不會答應。
2k
“朕沒有說你見葉桓這件事,而是問你朕要不要派人去參加他們的婚禮呢?”
“陛下想要派人去參加就參加,不想派人去參加就不派人也行。”
沒錯,鍾凡又說了兩句廢話,有時候廢話還是很有作用的。
聞其所言,李劍心裡不想再跟鍾凡說下去了,他揮了揮手示意:“你下去吧,朕會看著辦了。”
“諾!”
鍾凡作揖行禮,然後慢慢後退,接著轉身就離開了勤政殿。
“哼!”
看著出去的鐘凡,李劍發出
一個充滿殺意的冷哼聲,如果手裡不是實在是沒人可用,他也不至於把鍾凡放在內閣首相上,畢竟這個鍾凡說起來是“四朝元老”,他用起來不放心。
“阿福。”
“老奴在!”
“擬旨,封遼州刺史葉桓為鎮遠侯,世襲罔替……”
……
朝廷冊封葉桓為鎮遠侯的欽差隊伍還沒有出京,訊息就已經傳遍了整個京城,相信過不了兩天整個天下都會知道這個訊息的。
不過這也是皇帝李劍故意走漏訊息的,冊封葉桓為鎮遠侯,一是試探一下葉桓會不會接受朝廷的冊封,如果接受了的話,那麼以後葉桓真的公開背叛朝廷的話,那麼他的名聲可就臭了,畢竟現在這個朝廷可沒有虧待他,皇帝還是他的岳父,孝道這個大山都能讓葉桓吃個悶虧,二是李劍是要告訴葉桓,不要背叛朝廷,雖然朝廷沒有公開承認,但是從被冊封為鎮遠侯就可以知道,這是告訴葉桓遼州以後就是他的封地了,李劍還讓去宣旨的太監總管阿福可以私下裡跟葉桓通氣,告訴他未來封王也沒問題,當然,前提是葉桓服從朝廷的命令,不要背叛朝廷。
其實李劍並不是太過於擔心葉桓的勢力,在他看來遼州就是一個既苦寒又貧瘠的地方,葉桓還大力打壓世家門閥,這是自絕於世,葉桓的勢力不可能發展壯大的。
李劍更為擔心的是草原王國、南楚帝國和東齊帝國這三個國家,三國趁著北漢帝國內亂之際侵佔土地,這三國才是現在北漢的心腹大患,如果不能儘快把三國軍隊趕出去的話,時間過久了,等到三國對佔領地區徹底消化了的話,北漢帝國就永遠拿不回來了。
東州的小朝廷也不能容忍三國的侵略行為,畢竟他們跟李劍的內鬥還是屬於皇室的內鬥,不管誰勝利,北漢帝國都是李家的江山,但是三國的侵略會直接讓北漢帝國亡國的。
掌握著小朝廷所有權利的三大世襲侯爵家族自然不是短視之人,他們也都贊成跟新皇帝李劍聯合起來先把三國的軍隊趕出北漢帝國地盤。
不過因為一些分歧,新皇李劍跟三大家族還沒有達成合作協議。
……
葉桓自然不知道中州在跟東州暗地裡協商合作的事,他只是收到了關於自己被冊封為侯的訊息,也知道了宣旨隊伍朝著遼州而來。
本來葉桓以為宣旨隊伍能在自己成婚之前就到達遼州,只是宣旨隊伍好像是卡著時間來趕路的,他們到達府城的那一天剛好是自己迎親的那天。
稍微一想,葉桓就知道自己的便宜岳父在打著什麼主意了,這不就是想要在自己成親那天當眾宣佈聖旨嘛。
葉桓在跟葛明志等幾個心腹手下商議後,他決定接受朝廷的的冊封,至於未來做大事要不要顧忌名聲,葛明志說得好,名聲有用的時候有用,但是如果沒用的時候,也可以沒用,這個是可以靈活應對的。
反正就是先把好處收到來,至於未來形勢多變,遼州完全可以根據形勢作出應對,不必拘於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