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郡新郡城裡的書院位於離郡衙只有幾百米遠處,可以說是在新城的中心地帶,佔地面積更是有幾十畝大,只是比郡衙的面積小一點,比葉府都要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葉桓對書院有多看重了,而且書院的院長還是晏明度兼任,當然,他不用每天去書院上班,書院的日常工作有副院長劉兵管理。

劉兵本來就是遼西郡很有名的一個儒學大家,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他還是寒門出身,也是因為對官場失望,他一直隱居山林,自己開了個私塾,專門教導有讀書天賦的寒門子弟。

在葉桓來到遼西郡上任郡太守,並且施行了一系列惠民的政策,在衙門裡大力提拔了很多寒門子弟,這就讓劉兵這個大儒對他很有好感。

特別是修建了一個能容納一百萬人口的新城,開墾出一百多萬畝的農田,招收和安頓了一百多萬的流民,更是在建好的新城裡設立了一個可以招收寒門子弟的書院,可以說劉兵對葉桓這個新郡太守的好感已經達到了爆棚階段。

這也是劉兵在面對葉桓的招攬很快答應的原因,沒有讓他直接擔任院長,也是葉桓為了不讓他太過得罪那些權貴世家,畢竟書院的成立很大程度上是在掘世家的根,讓晏明度擔任書院,那些世家就不敢說什麼。

書院裡招收的學生當中有七成是寒門子弟,其他三成是世家子弟,還好在葉桓這個太守強力的推動下,沒有哪世家敢跳出來反對。

葉桓在郡衙裡處理了一些公務後,發現沒有什麼事了,於是他帶著小琴出了衙門,他想去書院看看學生的學習狀態怎麼樣。

來到書院門口,有幾個守衛在在門口站著,他們是從衙役裡抽調出來專門來書院守衛的,所以他們是認出了葉桓,見到葉桓帶著一個侍女過來,他們馬上恭敬地向葉桓作揖問候,葉桓微笑地對著他們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也不用他們去通報,直接帶著小琴進入書院。

進入書院的正門,首先看到的就是前面的一堵牆,這堵牆上寫著的是書院的院規,是葉桓根據前世的大學校規改動了一下拿出來用,最主要的就是要讓進入書院的所有學生都要知道校規,而且只要是書院的學生違反了校規就會被處罰。

繞過這堵牆,前面是一個大廣場,這個大廣場也是葉桓的要求下建成的,他想要書院不僅培養出可以讀書厲害的學生,還要鍛鍊他們的體魄,他不想只是培養出只會讀書的書呆子,當然,這個大廣場還是他們每天早上起來做早操的地方。

圍繞著廣場四周是各種建築,左邊一大群的建築是書院的教室,右邊是書院的宿舍,進入書院的學生,不管是寒門子弟還是世家子弟,他們都要住宿,不能住在外面,剛開始一些世家子弟以為可以住在家裡,誰知道學院這麼嚴格,就算他們找到自己的長輩來說項也沒用,如果想住在家裡的話,那麼就不要進入學院讀書了。

當然,學院上課時間是上六天,放假一天,在放假時,學生們還是可以出書院的,這算是給他們放鬆一下。

因為沒有讓人去通知,葉桓兩人穿過廣場,他們來到左邊的教室,走上臺階,穿過迴廊,葉桓看到的是一間間的教室,從教室裡面隱約傳出一陣陣的讀書聲。

葉桓沒有去看那些上課的教室,畢竟教室是有窗戶的,如果有人在走廊裡行走,很容易打擾到正在上課的學生,葉桓身為太守,這些學生畢業以後大部分都是要進入官場的,也就是說

他們以後就是他的屬下了,他自然不能在他們面前留下一個壞印象。

......

劉兵就是純粹的讀書人,沒有修煉任何的武學,年齡有五十多歲,這段時間因為忙碌學院的事,臉色看上去有點憔悴,雖然長得很普通,但是他的眼神明亮又有神,給人一種很有精神的感覺。

“大人,您怎麼來了?”

看到進來的是葉桓,劉兵放下手中的文書,他站了起來,他的辦公室裡的擺放的都是新傢俬,這也是遼西郡所有部門機構都是用的新傢俬,畢竟以前那種跪坐對於長時間辦公又沒有修煉武功的人來說太過辛苦。

“沒事,我就是順路來看看的。”

葉桓在椅子上坐下,小琴站在他的身後,劉兵直接坐在葉桓的對面,有侍女奉上了茶水。

“劉院長,你要保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啊,書院不能沒有你。”

看到劉兵的臉色,葉桓知道這種大量招收寒門子弟的書院肯定是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的,這也是他叮囑劉兵要保重自己的身體,畢竟要找個合適的管理書院的人不是那麼容易的,而劉兵不僅能力還是學術水平都是最合適書院的人。

“謝謝大人的關心,屬下沒問題的,您別看屬下沒有修煉過武學,但是屬下每天的早操都是跟學生一起鍛鍊的。”

能在這樣一個招收大量寒門子弟的學院工作,劉兵感覺就算是再苦再累也不怕,他知道眼前的大人身懷大志,如果未來能登上那個寶座的話,那麼對於全天下的寒門子弟和老百姓來說都是好事,這也是他會寫信給以前教過的學生,讓他們到遼西郡施展他們的才學。

可以說劉兵對葉桓的幫助很大,本來他把遼西郡官場的大量出身於世家的官員掃出去,可能會導致遼西郡的管理出現問題的,還好劉兵幾十年教過的學生大部分還是聽從了老師的話,他們的到來很快就緩解了葉桓的人才短缺,寒門子弟不是沒有才能,他們只是缺少一個展現他們才能的機會,而葉桓給他們這樣一個機會,他們爆發出的力量讓遼西郡像是插上的翅膀一樣飛速發展,不管是商業還是農業,或者是工業民生,整個遼西郡已經成為了北漢帝國經濟最繁榮的地區,也是老百姓安家樂業的桃源之地。

兩人一邊喝茶,一邊聊天,當然,大部分的時間是葉桓在聽劉兵說話,對於他來說,劉兵這個大儒就是一座寶藏,他總是能說出很多富有哲理的話,讓葉桓耳目一新,很多古代的經文典籍劉兵都信手拈來,這也讓葉桓很是佩服,對方雖然從來沒有做過官,但是很多官場知識他都瞭如指掌,讓葉桓學到了很多書本上看不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