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最精銳的步兵部隊(第1/2頁)
章節報錯
難以置信,難以想象的一幕出現在了戰場上——那就是當劉玄德的軍隊,在強弩長弓的連續不斷射擊下,衝擊了對面的陣列時,竟然沒能在第一時間將對方的陣列沖垮——
是的,劉玄德麾下的強弩數以千計,精良的北地射手部隊同樣數以千計。他們不要命的播撒著箭雨。注意一千次殺死那些敵人——當然這裡有個前提,那就是對面的敵人沒有配備任何甲冑的話。
然而對面,正對面,被稱之為大戟士的精銳部隊,卻是全員配備了沉重而精良的鎧甲的。
不要說弓箭了,就算是最沉重,精良的破甲箭,也無法突破他們披掛的,接近七十斤重的三層重甲——這是隻有擁有真元,修為到達一定程度,並且肉身能力也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穿戴起的沉重鎧甲。
在這樣沉重的鎧甲面前,弓弩等等遠端武器基本上起不到任何作用。更不用提他們的面前還有沉重的櫓盾——這些櫓盾的下面有一個支架,可以讓這些櫓盾直接豎起來,組成盾牆。這樣一來,大戟士們便可以雙手持戟,而不是單手。可以完全發揮出這些有著沉重斧刃的大戟的最佳揮砍破甲殺傷力。
當然同樣的,在劉玄德的精銳部隊面前,南軍大戟士配合的強弩與江南弓手也無能為力。他們的數量恐怕比劉玄德的弓弩手數量還要多。雖然弓弩的質量可能不如劉玄德的軍隊,但這些來自江南丘陵地區的弓弩手們的業務技能,絕不遜色於北國的同行們——
但是無效。
不要說最前排,裝備了全套的,最新式的全身板甲,那劉玄德引以為傲的最新式的,水利鍛造的精良板甲計程車兵們了,就算是後排的那些,同樣配備了三層重甲的舊式重步兵,也基本可以做到對弓弩武器免疫。
這樣一來,南北兩軍的指揮官們都發現了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那就是隨著甲冑與防禦力量的提升。這些精銳重灌步兵來說,弓弩武器的威力已經不夠用了。
到處都是披掛三層重甲的精銳重步兵與具裝甲冑的重騎兵。面對這樣的重灌部隊,除了極少數如同大黃力弩那樣的特殊武器之外,弓弩已經失去了作用。就像是現在這樣,縱然半空中弓箭弩矢交織如雨點一樣,不斷地從半空中灑落下來。但是就算這樣仍舊無法給雙方造成太多的傷害。
“幸好,我的工坊裡已經在製作新的強弩了。”劉玄德的心裡面這麼想著。同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前線的戰場上。
一整個曲,一整個曲的精銳槍戟方陣,不斷,不斷地向著對方的陣列衝擊過去。讓劉玄德覺得非常驚訝的是,對面的部隊,竟然也採用了較小的,也更靈活的編隊方陣。這讓他有些驚訝與奇怪:“對方竟然有這麼多合格的中、低層軍官?”
不過只是轉念一想,劉備便釋然了——
之所以南軍擁有這麼多的合格軍官,想想就很正常——那是整個南方,甚至中原地區那些不甘心失敗的,還期望維持他們的世界的世家子弟們,甚至北方,如今已經在劉玄德的控制之下的土地,冀州,關中司隸,青徐。
所有不甘心失敗的人,全都聚集在袁本初身邊了。
雖然他們是廢物,垃圾,人渣。是應該被人道毀滅的奴隸主與瘋狂的剝削者。但是仍舊有一點不得不承認。他們是現如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分子群體。
而知識就是力量。
有知識的力量,才可以成為軍官。更不用說漢代是個尚武的時代。這些世家的知識分子集團,其素質,甚至不會比劉玄德苦心孤詣的建立的職業軍官團差多少!
這也是為什麼,在漢末爭霸來爭霸去。最終笑到最後的還是世家的緣故了。
因為他們人多。
人多就是很了不起!想要治理國家,就需要官員。選拔官員就只能從知識分子中選拔。寒門士子,無論是數量還是能量,甚至他們的能力都不會比世家子弟更高。單單一個藏書量,以及接受的教育,世家子就足以吊打寒門士子了。
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諸世家可以輕輕鬆鬆的多方下注。甚至就算是輸了也沒有關係,換個主公可以繼續活得很好。
因為這屬於賣方市場。在經濟角度說,世家階級壟斷,在學派角度說,儒家壟斷。
所以不管是誰做君主,最終都只能依靠他們。因為不依靠他們的話,國家就會崩潰——然而。
然而的然而。劉玄德並非如此。
他寧願拼命的吐血的苦心孤詣的自己培養人才,寧願因此延緩自己征服天下的腳步,也不願意使用,至少是過度使用這些人才。
這不單單是劉備的控制慾望作祟。事實上如果他按部就班的統治天下的話,那麼一個開國君主的威望足以讓他吊打任何不服。真正這麼做,只是他很普通的覺得,所謂世家,所謂儒家,都是辣雞,已經沒有什麼救了。
是的,或許他們有一些閃光點,或者說偽裝成正人君子的模樣很有欺騙性。但是那又怎麼樣呢?
“在我的世界裡,儒家最多留下一些道德教育而已。我絕不會使用所謂的儒家與世家人才治理天下。”
也因為這個原因,即使劉玄德如此強勢的崛起,堪稱勢不可擋。世家門閥們仍舊沒有過度的派遣人才,跪舔劉備。
是他們矜持,或者不看好劉玄德麼?
完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