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吃了敗仗之後,北軍會不會因此記恨自己什麼的。麴義也想過,但他不怕。

劉玄德本人,擁有明君的美好品質,絕不會因為這種“小事”就放棄像他這樣優秀的人才。

與之相對的,外寬內忌,實際上心態高高在上的袁本初,只是表面明君而已,與劉玄德根本無法同日而語。

“這麼一想的話,我之前為什麼要投奔袁紹這個廢柴啊?!”

心裡面這麼想著,麴義只覺得之前的自己簡直是個傻嗶。心裡面患得患失的更加嚴重了,並且暗暗發誓:“一定要讓劉玄德對我刮目相看!”這樣的想法,也變得更加強烈。

當然他並不知道的是,對於他來說是“全部”的江南戰役,對於劉玄德來說,不過是治理國家中相對重要的事情之一。

其意義只是與遠征瀛洲,打通西域差不多。比起全面深入推動土地改革,以及全面培育、尋找新品種高產作物差了太多。

在擁有了如許廣闊的土地之後,劉備的下一個計劃自然是推動農業與土地改革。

“如果我有土豆的話就好了。”

他不止一次的這樣感嘆著。與番薯這種澱粉含量不足的塊根不同,土豆是可以用來當主食的高產作物啊!而且還是那種抗旱的植物來著!如果能夠得到土豆的話,自己的帝國農業產值將提升幾倍,甚至更多。

更高的農業產量促進人口大量提升,也就是可以養活的非農業人口大幅度提升。帝國的產業革命也將隨之到來。一想到如許盛況,劉備就覺得很開心。

可惜,沒有這麼開外掛的東西,他就只能繼續按部就班。按照農業,精耕細作,畜力使用,科學耕作以及開發江南的這些路數前進了。

隨著整個荊北落入了帝國手中,對於荊北這片土地的開發也迅速提上日程。農業部與水利,交通部迅速出動,圍繞著荊北地區的開發提出了大量建設意見。認為整個荊北地區開發出來的話,可以成為帝國的下一個大糧倉——

擺最近一段時間,海洋貿易路線的開闢,帝國從南方獲得了較為優秀的稻米品種,在三郡可以做到一年兩熟。這樣一來,產量甚至可以供應兩千萬,乃至三千萬人口!

對於他們給出的說法,有些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劉備卻相信,他們說的是真的。荊北地區倘若整體開發出來的話,豈止可以供應兩、三千萬的人口?甚至多出一倍都沒問題。

所謂湖廣熟天下足。兩湖之地的開發潛力非常之高。既然落到了手裡,就得好好地開發才行。

至於說另外一個說法,蘇常熟天下足,被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代替,是因為蘇常一代,長江流域從糧食種植基地,變成了商業作物種植基地。大量的茶葉與桑樹園區取代了耕作區,使得這些區域創造的價值變得更強。而在劉備看來,自己可以乾脆的一步就位。將兩湖之地,開闢成新的農業基地,而將江蘇、浙江地區發展成商業作物基地。全面創造財富便好。

也因為這一系列原因,帝國在對江南征戰的同時,還抽調了數以十萬計的生產建設兵團,以最快速度奔赴荊北地區。

極少數袁紹的探子們,在察覺到這一點後非常惶恐,以為帝國又要增兵。並且將荊州地區,當成了帝國將要發動戰爭的目的地所在。實際上卻完全不知道,帝國在荊北,以及接下來的南四郡要執行的,是數量龐大,以及即將延續數十年,甚至更久的開拓農田,與修建道路的工作。

歷史上的廣闊無比,洪水氾濫,有著大量沼澤灘塗地的雲夢澤,最終將成為水網密佈的龐大水稻種植基地。

帝國的嶄新的糧食生產基地即將出現。

如果說他們知道了,在與自己進行戰爭的同時,帝國竟然還有足夠的精力分散到農業開發上面,不知道會露出什麼樣的表情。

總之肯定不會太好看吧。

“我會贏的。”眼看著前面便是江陰,麴義的心跳速度不知為何加快了些許。

他一邊暗暗地忍耐,一邊這樣自己個自己打氣。

“會贏的,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