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方陣的側翼與騎兵(第1/3頁)
章節報錯
叛軍與漢軍正面,弓箭弩矢與投槍在空中劃出無盡的射線,幾乎遮蔽了天幕。
劉備再次將他的冀州強弩,背嵬營強弩放在了陣列前面,呈三段陣列。
只是這一回叛軍部隊學乖了。他們避開了守在中路的劉備所部。僅僅保留了些許輕騎兵進行牽制騷擾。
而且這些輕騎都很聰明,只在強弩有效射程範圍之外,大概一百二十步距離遊弋,不再靠前一步。
就算劉玄德派人罵陣,他們也只當沒聽見。
與劉備固守的中路不同。他兩翼的材官部隊,成了叛軍的重點攻擊物件。
大批下馬的叛軍輕騎兵手持騎弓,與原本的弓手以及叛軍中非常少見的弩兵部隊一起,組成了強大的遠端投射部隊。在一陣陣的箭雨侵襲下,材官盾矛手——也有一些是盾戟手維持著自己的陣型。
儘管他們的盔甲遜色於主力禁軍,然而盾牌齊備。
尤其是第一,二列配備櫓盾的重步兵,對於遠端投射打擊的防禦力很強。
同時漢軍中的弓弩投射部隊,也在堅決還擊。
在察覺到,敵人不會攻擊自己的嫡系主力之後,劉備將他的強弩部隊拆分,前往兩翼援助友軍之後,叛軍部隊更是傷亡慘重。
但是這不算什麼。
是的,不算什麼——他們仍舊頂著帝國的遠端火力,連續不斷地衝擊著材官盾矛、盾戟的方陣。並且派遣輕騎,嘗試著繞過正面,攻擊方陣的側翼。
與劉玄德的步槊方陣不同。帝國臨時徵兆的材官兵士訓練不足,戰術也更加落後。
他們仍舊在使用大規模的步兵方陣編制。
這是在軍隊訓練度不足的情況下的必然選擇。
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
“一旦攻擊對方脆弱的側翼,那麼敵人的方陣就算廢了!”
叛軍中的韓遂、馬騰如是想到。
——同時,面對西域超長槍大方陣的董仲潁,也是這麼想的。
在連續不斷地遠端火力攻擊,對步兵方陣的正面進行突擊的同時,實際上兩支軍隊的中路,以及左翼平原一帶的戰爭,決定勝負的仍舊是騎兵——
只要能殺透敵人守護方陣側翼的騎兵,就能攻擊敵人方陣脆弱的側翼。就能獲取這場戰爭的勝利!
在這樣的信念下,羌騎連續幾次攻擊了守在中路兩側的騎兵——然後鎩羽而歸。
就像是張溫不肯將北軍五營的精銳步兵派出來一樣,為劉備守備兩翼的,也不是北軍五營的屯騎,越騎。而是徵兆而來的三河騎士。
當然,就算是三河騎士,仍舊足以抵擋普通羌騎的攻擊——
在經歷了中原,黃巾之亂的幾次大戰後。這些徵召騎士的經驗與耐力也有成長。
在漢軍弓弩的支援下,他們連續不斷地,抵擋了羌人騎兵的衝鋒。一次次將他們殺退回去。戰場上鮮血淋漓,羌漢騎兵的屍體鋪了一地。空氣中的血腥味濃的幾乎散不開。
眼看著這一幕,劉玄德鬆了口氣,但又略感不安。
“是否要拆分預備材官部隊,去左右兩翼?”
這個時候,他身邊的曹孟德提出了一個建議:
“步槊剋制騎兵,這樣的話……”
劉備制止了他,緩緩地搖了搖頭:“那樣的話,敵人主要攻擊的,就該是我們的正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