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決不許那種事情發生!”

張溫在心裡面惡狠狠地想著。然後開始拼命思考。

如果說之前他坑害劉備,只是因為劉備不給自己面子順手而為的話,那麼這一會兒坑害劉備,就是帶有很強的政治目的了。

因為劉玄德帶給他巨大的威脅。

以劉備為紐帶,團結了董仲穎與孫文臺的小集團,將威脅他在軍中的權威!

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當然了,想要瓦解這一切也很簡單。”想到這個的時候,張溫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個陰險的笑容。

雖然是壞人,卻並非蠢材。或者說只是技能分配的並不合理。

比起治理國家,專業技術,軍事,農業,工業商業或者任何一種對社會與國家有利的能力。這個時代的大漢官員更注重一項技能。

政爭。

陰謀詭計,合縱連橫,拉幫結派……

偶爾劉備會忍不住想。如果這群人將他們的智慧放在“如何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上面,那麼漢帝國恐怕早已經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征服歐羅巴,殖民阿美利加了。

當然就算用屁股想,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要讓那群官僚不為自己的利益,進行政治鬥爭簡直比要狗不吃屎還困難。

事實上將能在為自己爭權奪利,撈取資本的同時兼顧一下國家,就算是難得的好官了。

而將國家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的,則是萬里無一的大好人——置於那些一心為公,絕無私心的傢伙麼……

自稱是這樣的人倒是很多。

而且非常多。

非常,非常多。

……

三公。

作為三公之一,張溫能從數之不盡的官僚中脫穎而出,成為站在漢帝國權力最高峰的大臣之一,他的政治鬥爭技能自然是最高階的。

他不認為劉備能鬥得過自己。

在一瞬間,他就能想出一千個坑害劉備的計劃。

——是的,只有劉備。不確定的因素是劉備。能將軍中大部分人團結在自己身邊的人也是劉備。

與張溫,還有張溫所知的所有上位者都不同。劉備玩的不是帝王心術,他從沒想過讓手下的人產生爭鬥,想著“如果他們團結起來,就會來逼迫我這個上司了”,玩兒平衡,玩權術。

劉備的方法,是團結他們。從思想上,從行動上,儘可能多的將人團結在他的身邊。

他們是一個整體,是袍澤兄弟。他們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向著同一個目標前進。所有的矛盾都會在第一時間化解,而不是越積越多,最終形成尖銳的對立。

這種上位者的方式,是張溫無法理解的,更無法效法。

因為無法理解,所以覺得恐懼。

因為無法效法,所以感到妒忌。

妒恨交加,萌生殺意。

“劉備小兒,施恩同僚,凌虐上官,罪該萬死!只要他死掉。那麼這個小團體就會瓦解掉!董仲穎,孫文臺匹夫而已!根本不會是我的對手!大軍的權力仍舊牢牢地,掌握在我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