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龐大卻拙劣的戰爭(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備並不是太喜歡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戰鬥方式。
而且,對陣黃巾軍這樣的弱者,使用直接衝擊戰術或許非常好用。但如果面對更多更強大的敵人,那麼事情的結果很可能會不同。
藉此機會,劉玄德想要訓練一下軍隊。
於是他下達了命令:
“全軍,第一陣列,向前推進!”
隨著劉玄德一聲令下,第一陣列的總共五個營大軍開始緩緩向前。
位居中央的,自然是劉玄德親自指揮的禁軍冀州營。也是劉備擔任西園八校尉之後親訓,經過一系列改進所訓練出來的精銳部隊。
兵力數量,包括一千五百戰兵的步兵部三個,一千人的選鋒部與一千人的騎兵部,一千五百人的戰鬥工兵應部一個。
再加上各屯、曲、部的指揮官、副官、參謀軍官與旗手。總兵力達到八千之重。全員披掛最新式的板鍊甲,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
……
在劉備兩側的,是兩個冀州的步兵營——原本在平時,擁有近五千人的步兵營,在戰時加入大量徵召軍戶兵後,會膨脹到上萬人的規模。
其中包括一千五百人的,如同前文所述的槍、戟、弩方陣組成的步兵部總共六個,戰鬥工兵一部,同樣是一千五百人。同時還擁有一個擴編的營直屬騎兵曲。兵力高達一萬兩千之眾。
如許槍戟如林,如許弓弩如雨。且著甲率超過九成以上,其中大半是精良的鎖子甲與鱗甲,乃至最新式的板鍊甲——
這兩個營,分別由張遼與關羽率領——
是的,張遼——雖然只是一個“假校尉”,並沒有正式擔任這個營的指揮官。但是根據劉備的觀察,這件事八九不離十。張遼最終會答應自己,成為自己的直屬屬下的。
這也是劉玄德期望拆分幷州營,所做的一個努力。
……
而在兩個冀州軍步兵營周圍,又是兩個冀州軍的軍戶營。
由冀州軍戶子弟作為骨幹,冀州的普通民壯徵召兵作為主力,配備少量職業化軍官組成的,專業化程度稍低一些的軍隊——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他們的實際戰鬥力並不算低。
經過幾年的全民武裝訓練,在冀州,即使是普通民壯也通曉武技,並且擁有較強的紀律性與組織度。同時他們的武器裝備也意外的不錯。著甲率超過了六成,儘管大部分都是皮甲。然而無論如何,這仍舊是著甲的“精銳”啊——對於黃巾軍來說是這樣沒錯。
……
同樣的與正規軍不同,徵召兵組成的軍戶營的武裝,以及戰術略顯陳舊。
儘管劉玄德的軍事改革計劃,已經在冀州執行了相當時間。然而這兩個軍戶營的步兵部隊,仍舊有半數是使用傳統盾矛作戰的材官盾矛兵。
他們的方陣也並不是更加靈活,並且戰鬥力十足的三百人曲方陣。而是更加僵化,更不靈活也龐大臃腫的兩千五百人大方陣。
新式的槍戟方陣部隊,佔據徵召營步兵的二分之一強。總共兩個部,五千大軍。而新銳的槍戟方陣兵則是三個部,總兵力超過四千五百。
同時,每個軍戶營,還擁有一支頗為可觀的,北地騎士組成的騎兵部隊——總共兩個部,超過兩千騎。而且有半數是披甲夾槍,可以列成密集陣列發動衝鋒的精銳突騎。
這讓每個軍戶營的兵力,也接近一萬兩千……
這就是劉玄德的第一道陣列的全部編制。
八千最精銳,編制最小的禁軍部隊。超過兩萬四千極精銳的主力步兵,以及接近兩萬四千,其中包括四千突騎的冀州徵召兵。
總計超過五萬六千大軍,隨著劉玄德的一聲領下,大踏步的喊著號子,挺著槍戟長矛,向著對面的黃巾軍趕了過去。
他們的人數只有對方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少一點。
但在氣勢上,這五萬六千兵馬卻徹底壓倒了黃巾的所謂百萬大軍!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