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1/2頁)
章節報錯
平原郡,青州最西方的一個郡。被大河切割成了南北兩部分。從這個郡的名字就能看得出來了。這裡有著大片平原,同時還有有著大河,濟水,漯水三條河流流經。因此原本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農業地區。發展程度非常高,並且非常富庶。
自古以來,平原郡便是諸夏民族的核心區域之一……當然,那是之前的事情了。
隨著黃巾軍橫掃青州,平原也受到了大量衝擊。
大量的土地拋荒,農民變成流民,被裹挾進入黃巾軍中,或者因為各種原因死走逃亡。
這種情況下,進入平原郡的劉玄德的感覺,有些不太舒服。
歷史已經被改變了,他自然也不可能在幾年之後出任平原相這個職務了。然而說是這麼說,他還是有種奇怪的感覺。在見到這個原本富庶安寧的地方被糟蹋之後,還是難以抑制的感覺到了憤怒與不舒服。
他的十萬大軍,沿著漯水方向行軍。透過這條大河的支流運輸後勤補給物資。讓大軍計程車氣得以保持在一個極高昂的程度。
他麾下的近三萬禁軍,近五萬冀州州兵與近五萬冀州軍戶徵召兵。超過十萬大軍的武器裝備,後勤物資,食物乃至是一些日用品,所有的一切都能夠得到滿足。甚至說一些中、高階軍官還能獲得一定配給的奢侈品與中、高檔食品。
大軍所需要的補給物資極多。因此漯水上總是漂著大量的,裝滿了貨物的船隻。
是的,水運,水運,仍舊是水運。在“鐵路”這種方便的運輸工具沒有發明之前,在內陸沒有任何一種運輸方式比水運的速度更快捷並且便利。無論是日常的商業與貨物運輸,還是戰時的軍隊與物資運輸都是一樣。
劉玄德在冀州,今後也會是在天下修建更多的運河,其中目的就在於此。
與劉玄德的十數萬大軍士氣高昂相比,對面的百萬黃巾軍士氣就理所當然的非常低落了。
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能比百萬大軍聚集在一起更可怕的場面了——這不單單是對敵人來說,對自己人來說同樣是這樣的。因為幾乎沒有一種後勤補給的方式,能夠給百萬聚集在一起的大軍提供足夠的物資。更不用說,是黃巾軍這樣的烏合之眾。
他們的百萬大軍,根據劉玄德的觀察,竟然真的有百萬左右,是能夠上陣的——其中包括了大量婦女,半大孩子以及年近半百的老人。
之所以沒有更加弱小的傢伙,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已經都死掉了。
這樣一支大軍的後勤補給幾乎沒有。根據劉玄德的觀察,百萬大軍之中,竟然臨時在戰場旁邊開闢了一些田地進行耕種。還有一些人在漯水裡面進行捕魚作業。當然了,山上,林地裡。不要說那些飛禽走獸動物植物了,就算草根樹皮泥土,也都是黃巾軍的食物來源。
這也是他們之所以會不拒絕,繼續在河水旁邊與劉玄德的軍隊對戰的原因所在。就算劉玄德可以利用河水的便利交通。
無論好歹,一些漁獲,蝦蟹,乃至貝殼與水草之類的東西,能勉強給黃巾軍提供一些補給物資。
如果不是這樣勉強支撐,那麼百萬黃巾軍恐怕很快就會餓死了。
當然,就算是這樣,一些更加黑暗的,反人類的事情,仍舊會出現在黃巾軍之中。總所周知的就是,飢餓會讓人變成野獸。
而對於這一點,劉玄德的結論是:
“快點結束這一切吧。”
這並不能怪他們。正常的普通人面對這種情況,被逼迫到極限的話,所謂的道德,良知,都會讓位於生存。
“那些已經無可救藥的,將他們殺死。那些可以痛改前非的……讓他們去做那些可以贖罪的事情。但是,這裡有上百萬的人口。無論如何,不能將他們趕盡殺絕。”
心裡面這麼想著,劉玄德忍不住的嘆了口氣。
漯水河畔。他的軍隊已經開始與黃巾軍展開了戰鬥——事實上,戰鬥在三天前就已經開始了。
雖然僅僅只是前哨戰而已。
劉備麾下的精銳騎士,冀州鐵騎,禁衛軍鐵騎……來自幽州的白馬義從,來自幷州的狼騎兵,以及大量的冀州軍戶騎士,組成了數以萬計的精銳騎兵部隊。
而作為一個優秀的指揮官,劉備自然不會忘記發揮他們的作用……
就這樣,由關羽、張飛、顏良、文丑、徐晃、呂布、張遼、甘寧、潘璋、樂進、李典、公孫續……諸多強將組成的華麗陣容,率領著上述的騎兵分成小股輕騎,在戰場上肆意屠殺著幾乎沒有騎兵的黃巾軍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