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嚴重分歧(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到這裡,跟在劉備身後的公孫續終於受不了了。這幾年,從184年黃巾起義到現在,190年,總共6年時間,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追隨劉備,都處在冀州軍,或者劉玄德率領的西園八校,又或者現如今的中央禁軍之中。
在劉玄德的耳提面命下,他與劉玄德的其他弟子們一起上課,一起學習,一起交流,討論。一起在劉玄德的知識和教育下成長。
他從劉備身上學到的,不單單是智慧與知識,更有做人的道理,道德,以及正確的品質,理想乃至為人處世的哲學觀念。
而從劉玄德這裡學習道德一切,無論哪一樣,都明確的,毫無遲疑地展示出一個道理——那就是,自己的父親,自己最為崇拜的,將之當成了英雄,學習的榜樣與奮鬥的目標的人,做出了一件人神共憤的事。
“你怎麼能這麼做?!?!”
在劉玄德思考著應該怎麼委婉的與公孫瓚提意見,訴說自己的不滿以及要他認識錯誤。最好能夠改過自新時,公孫續已經受不了的喊出來了。
年輕人沒有劉玄德那麼深沉的內心,以及足夠多的算計。
當劉備思考著,倘若與公孫瓚之間翻臉的話,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時,公孫續已經不顧一切的對著他大喊了起來。
“……”
眼看著這樣,幾乎可以說是聲淚俱下的兒子。公孫瓚楞了一下,有點難以置信的看著他,然後表情變得無比陰沉:
“你在說什麼呢,伯鈺?”
以劉備的感覺,恐怕公孫瓚到現在還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兒子究竟為什麼對著自己大喊大叫。之所以不高興,只是單純的覺得這樣做讓他丟臉。
“為什麼要殺死那麼多人?!”
如果是平時,那麼單單是看到公孫瓚面色不虞,公孫續說不得就要被嚇得好歹的。
但是現在不同。一方面是正義,另一方面是公孫續的自己理解——他是站在“正義”的角度斥責他的。所以他無所畏懼。
“你在說什麼呢,伯鈺?!”
再一次的,公孫瓚重複了之前的反問的話。這讓公孫續也感到了驚訝——當然,在他再次說話,將事情變得更糟糕之前,劉玄德開口制止了他:
“伯鈺。”
“玄德叔父!”
“先等一等。”他溫和的看著漲紅了臉的公孫續,然後這樣對他說:“你先出去一下,我有事情要和你父親講。”
“可是,玄德叔父!”
“聽話。”
“……”
面對態度和藹語氣堅決地劉玄德,公孫續又張了張嘴,最終卻什麼都沒說出來。只是向劉玄德行了一禮。這之後便轉身,聽話的離開了。
“這個孩子,真是……”
這之後,營帳裡只剩下了劉玄德與公孫瓚兩個人。劉備搖了搖頭,這樣感嘆了一下,期望能夠沖淡一點因為之前,公孫續的指責變得僵硬的氣氛。但是很遺憾的效果並不是太好。公孫瓚的表情仍舊很難看。
如果說之前,他覺得不開心,是因為公孫續,他的嫡長子,他心目中的繼承人不聽話的話。那麼這一會兒,他不高興的理由就又多了兩個。
其中之一是他發現公孫續像劉備更多過他——當然並不是說外貌或者性格——從這兩點看,公孫瓚與公孫續是絕對的父子關係。
他說的是心靈。
在劉玄德的影響下,原本性格脾氣與三觀與他相當契合的兒子,變成了接受劉玄德的觀念的人。
而另外一點便是,他發現比起自己,公孫續竟然更願意服從劉玄德的命令!
這兩點,讓公孫瓚覺得非常生氣,氣憤,甚至多少有些抓狂——這兩點的重要性,可要比單純的,公孫續不聽他的話,指責他更嚴重。
“我想。”
看著面色非常難看的公孫瓚,劉玄德忍不住的,暗暗地嘆了口氣:“我們應該好好談談,伯圭。”
“嗯。”公孫瓚也點了點頭:“我們的確應該‘好好的’談一談。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