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命,饒命啊!”

最終,呂布終於無可奈何地,同時非常沒有面子的一邊痛哭流涕,一邊完全沒有一點尊嚴的向劉玄德求饒了。

然而就算這樣,劉備仍舊毫無心慈手軟的,將他打暈過去。這才停手。

“這,這個……”

“是不是稍微有點……”

眼看著劉備竟然做出瞭如此兇殘的行為,周圍諸人一時間都呆住了。

就算是最看不慣呂奉先的人,眼看著這樣的人物,竟然被劉玄德按在地上一頓暴揍,也會忍不住的產生兔死狐悲的感覺。

然後,忍不住的對劉玄德的好感度,稍稍降低了一點點……當然這種降低,只要和劉備說話一會兒就會恢復過來了。因為說實話,除了少數因為呂布的勇武與強大,而對他產生了崇拜之情的人之外,不會有人對他有好感的。

在原本的世界線上,他做了與劉備類似的事情,但是結果卻與劉備完全不同。

劉玄德也很多次的寄人籬下,作為客軍存在。譬如在公孫瓚麾下,在曹操麾下,在陶謙麾下,在劉表麾下,在袁紹麾下。

在每一個大佬手下的時候,他們都對劉備很尊重。即使是之後分道揚鑣,甚至反目成仇。但這些人仍舊對劉備有很高的評價。無論是才能還是道德,都對劉備讚歎有加。

而與之相對的,呂布也做過丁原的兒子,做過董卓的兒子。在殺了董卓之後,被暴怒的涼州軍趕跑之後,先後投靠過袁紹、袁術、張揚、張邈、曹操……

丁原與董卓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這裡著重要提的是後面。

投靠袁紹、袁術、張揚的時候。呂奉先就愉快的四處派兵劫掠,還不斷要兵要糧。讓人厭惡。弄到最後恨不得把他殺了。理由除了上面的令人厭惡之外,還有一點便是擔心呂布害自己……從後面他投靠劉備後做的事情來看,這個擔憂是成立的。

這之後,呂布就不得不逃跑投靠別的諸侯去。但是每次都不會吸取教訓,仍舊我行我素。將所有的人都得罪一遍。最後被曹操綁了,又毫不猶豫的想要投降,最後被砍真是理所當然。

原本歷史上,那句不見董卓、丁建陽之事。其實還可以說的再多一點,就是:“丞相不見董卓、丁建陽、袁本初袁公路張稚叔與備之事呼?”

所以說原本歷史線上,曹操向劉備詢問時,劉備的回答其實已經給呂布留面子了。否則上面一連串話說出來,呂布就算臉再大,多半也說不出什麼話來了吧。

當然,那是另一條世界線,另一個歷史上的事情。而現在絕對不會出現了。

當然的當然,這並不代表呂奉先的性格有所轉變。

從這之前,呂奉先到了洛陽之後愉快的縱兵劫掠一事上看,就看得出來。

所以說,如果說現如今劉玄德董仲穎這個聯盟中最不穩定的緩解是哪裡的話,那麼劉玄德絕對會認為,這個最不穩定的緩解是呂奉先。

那麼,自己應該如何對付呂布呢?

劉玄德早有想法。

如果自己成為了董卓的孫女婿之後,就對呂布下手,說不得,不單單是幷州軍中,就算是涼州軍中,都會有人產生兔死狐悲的感覺。

但是,如果就這麼放著他不管的話,肯定又不行。

於是思考之後,劉玄德決定用——這樣的方式——來解決呂布的問題。

狼性。

難怪會將自己的騎兵精銳命名為狼騎兵。

呂布本人的危險,狡詐,見利忘義,也與狼有著許多類似之處。

所以劉玄德的計劃便是馴化。

就好像是曾經的古人們將狼馴化為狗一樣。劉玄德也期望將呂布馴化成一條狗。

而如是所需的最重要一點,便是力量,

強大的,非常,非常強大的力量。

以強大到難以置信的力量來壓制敵人——因為擁有如此強大的歷練,所以可以愉快的壓制對方,壓制對方,讓對方害怕,恐懼,從而產生順從感。

——家犬為什麼會服從主人的命令?是因為潛意識裡,它認為主人強大,認為主人是它的族群領袖,也就是說,是狼群裡面的頭狼的意思。

而現在,面對狼性十足的呂奉先,劉備所使用的招數也是這樣。透過對軍、白刃、與徒手三場完美的勝利,讓他明白自己的強大。並且狠狠地毆打一頓呂布,讓呂布知道痛。

在這之後,呂布就會順從,就好像將狼變成狗一樣的順從。或者狼群之中,那些桀驁不馴,自認為可以成為頭狼的年輕公狼,被頭狼狠狠地撕咬過之後,對頭狼展現出的順從。

……

對於自己的這個招數,劉備認為是最妥當的,將呂布納入自己掌控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