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不管了。?隨?夢?.lā”他搖搖頭,將這件事拋到腦後。

事情就是這樣。

一切都按照劉備所期望的那樣發展。

他與董卓一拍即合。

劉備希望消滅一個隱患,他董卓也需要新的軍功來提升名望。

對於幷州這樣的邊境地區來說,再沒有什麼比攻擊北方遊牧更能提升人望的辦法了。

除此之外,攻擊匈奴還有實際的好處可拿。

是的,匈奴人是窮的要命。在失去了西域三十六國,失去了萬萬裡草原後,匈奴人窮的跟白痴一樣。

但是,再怎麼窮困,兩樣東西是窮不掉的。

一是人口,一是牲口。

……

牲口方面就不用說了,無論是戰馬,耕牛,都是帝國需要的牲口。甚至驢子與騾子也能作為拉車,磨坊的畜力。唯一價值較低的只有羊……

現在的羊沒有經過太多育種選擇——儘管在幽州地區,劉備已經進行了這樣的工作,並且略有成效——但是,透過育種獲得一種“非常能長毛”以及“毛質細膩”的,如同後世出產優質羊毛的綿羊的工作,需要非常,非常漫長的時間。

更重要的是,這種可以發展毛紡織工業的“綿羊”,即使出現,它的傳播,也需要一定時間。

至少現在的南匈奴部落裡,就幾乎沒有合格的“綿羊”。

現在的人們養羊的用處,除了殺了吃肉,就是扒皮做衣服和帳篷。羊的筋腱與角與牛不同。不夠堅韌。因此連制弓都不算合格。

……

至於說人力,就更有用了。

現在的冀州邯鄲地區,鋼鐵產量節節攀升。冀州地區的各處礦井,所需要的奴工怎麼多都不為過。更何況劉玄德所計劃的冀州交通道路,同樣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倘若努力征發徭役,會對冀州剛剛復興的農業產生危害。另一方面,從各地獲取的難民,在短時間內也無法從事修築道路這樣的,較沉重的體力勞動——這與謀殺沒什麼區別。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可以殺死的,便宜的奴隸進行修築生產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儘管劉備剛剛從涼州戰場上,獲得了數以萬計的奴隸,並且還與馬騰有了暗地交易,獲得了一條新的,獲取奴隸的路線。但任何一個想要有一番作為的人,都不會嫌棄自己的人力資源多的。

儘管有一些雜音,訴說冀州方面如此的不人道,但是無論盧植還是劉備,都無視掉了這些雜音。

三義行的說書先生,戲劇演員們最近加大了對南匈奴方面的描述。他們對於漢朝子民的燒殺掠奪,成為了這段時間,冀州人民娛樂活動中最常見到,也最常聽到的東西——

對於輿論的導向,乃至操縱,劉玄德駕輕就熟。

……

“事情就是這樣了。”

將一點詫異,奇怪壓下去之後,董仲穎將注意力再次集中在戰場上。

他的對面,是一個南匈奴小部落拼命攢出來的,數量大概只有兩三千人,裝備破破爛爛,瑟瑟發抖的部隊。他們剛剛拒絕了董卓的投降的命令。而在確認對方預備抵抗到底後,董卓露出了一個極殘忍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