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樣,劉備再次投入到了修修補補的,裱糊匠一樣的政務工作之中了。~隨~夢~小~說~щ~suimеng~lā

很遺憾,這一會兒沒有人來幫助他。

河內郡本地,的確有一些人才……但是遺憾中的遺憾是,就好像後世的河北一樣,因為毗鄰北京,所以其優秀的,第一流人才幾乎被北京吸乾了。

現在的河內郡也一樣。..

南邊不遠就是洛陽。那些優秀的,覺得天老大他老二,覺得自己有安國定邦之才的傢伙們,理所當然的都去了南面,留給劉備的,只有一些二流人才而已。

更遺憾的是,劉備沒辦法教他們做表格——

維持州政穩定的一個“象徵”便是“維持舊有的統治方法”,就好像劉備明知道硬筆書,減筆字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卻仍舊要維持使用毛筆書寫一樣。

這是讓河內郡的守舊勢力安心,麻痺他們的一種辦法。

所謂見微知著——就好像古代寓言故事裡說的那樣:某天箕子看到紂王多了一雙象牙筷子,然後就覺得商朝要滅亡了。

——有了象牙筷子,自然要用玉盤,用金碗來配套。有名貴的餐具,自然要吃山珍海味。吃著山珍海味,自然要配綾羅綢緞。

吃,穿的這麼好,自然不能住在破房子裡,必然要修很好的宮殿。這樣一來國力就完蛋了,國家就理所當然的要滅亡啦……

當然了,劉備當然知道,這個寓言故事其實是在扯淡。但這並不妨礙某些蠢貨將它當真。

既然新的郡守連寫字這種基礎的東西都要修改,那麼他能真心實意的奉行流傳了千萬年的辦法嗎?

當然不行。

雖然實際上,他們的“舊辦法”,只是在東漢建立之後才開始奉行,並且愈演愈烈的。到現在滿打滿算還不到兩百年。

但對他們來說,這樣對自己有利的情況,自然該是奉行千年萬年不會改變的聖賢之言……至於說一些真正古代流傳下來的聖賢之言,如果不符合他們的利益的話,他們反而會棄如敝履。直接呵呵的無視掉。

所謂的既得利益集團,基本就是這個德行。這一點倒是真的,千年萬年都不會改變。

……

劉備就這樣,處理了半個時辰的郡政。然後站起身來,在郡府裡走了兩圈,溜溜腿。再接下來又接著處理政務……這樣連續迴圈到了申時(晚八點),才將一天的政務處理完。再然後,便與郡屬官員們一起吃晚飯。

在大家談談笑話,聊聊天,吃晚飯後,藉著燈火,劉玄德思考了一會兒,又拿出了太平要術,看了一會兒,便開始給遠方的親朋好友們寫信。

……

在今年年初,遠征涼州的戰爭結束之後,參與戰事的諸人,在大肆慶祝勝利後,便宣告分道揚鑣了。

劉備上任河內,暫且不說。董卓與孫堅兩人都得了美職。

孫堅開心的獲得了潁川太守這個職務。而非歷史上的長沙太守。

潁川地處中原,無論人口還是物產,都要比荊南,邊遠之地的長沙強得多。這也是因為遠征涼州大獲全勝,孫堅的戰功更多,因此獲得的好處。

只是……潁川乃是人文薈萃之地。他一個“粗鄙武夫”卻出任了潁川太守……

這讓劉備多少有點擔心,這位江東猛虎在任上,該不會出什麼問題吧?

……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情讓劉玄德有點兒擔心的——那就是孫堅的二兒子去年降生。雖然因為孫堅在外,所以還沒起大名呢。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孩子應該就是歷史上的那個很出名的碧眼兒了。

與原本歷史上,一八二年降生的不同,這孩子晚出生了好幾年……

這讓劉備多少有點擔心……嗯,是的,就是家庭倫理方面的——這孫文臺出征在外,他老婆就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計算一下日子,好像有點兒……

——當然了,這裡不排除晚產的可能。但如果這個孩子也像是歷史記錄的那樣,眼珠子發綠,頭髮發黃的話……那麼……

前世,或者之前劉備跟孫堅不熟悉的時候也就算了。但現在劉備和孫堅的關係這麼好……這種事情就不好不管對不對?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這個還真不太好管。

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這種事兒如果你直接跟人家說的話,自然就是不太好。如果真出了問題,孫堅或許不會感激劉玄德,反而會生劉備的氣呢。

所以劉備只是旁敲側擊——正好,他們大敗叛軍,裡面有不少西域俘虜。

在對待這些外族俘虜的問題上,劉玄德做到了一視同仁。不管大小,統統丟到了礦山裡面去進行勞動改造。

——當然劉備也給過他們機會了——但這些傢伙一個兩個,不知道蘇格拉底也不知道亞里士多德。更不知道數學,幾何,天文學與航海知識。雖然有兩個對著劉備大聲喊,他們讀過荷馬史詩來著。但這對劉備沒有一點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