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很可能在想著:無論是誰都好,誰獲勝都無所謂。快點讓這一切都結束吧。

比起“期盼帝國軍隊獲勝”他們期盼的更多的應該是“期盼戰爭早日結束”。

……

“大哥!看!”

很快的,在進入美陽範圍後,張飛的大嗓門將劉備思考中拉回現實世界。

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劉備便看到了一場廝殺——數量佔據優勢的帝國騎兵,被數量更少,但更加精銳,靈活的叛軍騎兵戲耍著。

這支叛羌騎兵一邊歡呼著,發出各種奇怪的聲音,一邊與數量更多,裝備可能也更好一些的漢軍騎兵保持距離。同時以弓箭遊射騷擾。

而因為“裝備更好”,所以漢軍騎兵的負重更多,速度更慢。這讓他們趕不上更加輕快一些的涼州騎兵。

更糟糕的是,這支漢軍的騎射功夫也更差。

他們無法在賓士的戰馬上張弓搭箭,而必須要停下馬,然後才能開弓——這導致他們明明擁有敵人兩倍,乃至更多的人數,卻無法有效攻擊敵人。

當然,敵人也無法有效攻擊到漢軍騎兵就是。

因為他們的甲冑齊備,所以通常,即使是被對方射中,也不會受太重的傷。除非受傷的是他們的要害部位。

這種情況下,局勢僵持著。

不同的是叛羌騎兵似乎很享受這種遊戲,漢軍的騎兵則顯得焦躁不安。

“這是誰的屬下,連騎射都沒練會就敢來這裡打?”

眼看著這一幕,劉備身側的文丑不滿的嚷嚷著。

“不。”劉備笑著搖搖頭。

文丑這是眼界高了才這麼說的。

事實上在成熟的馬具被髮明出來之前。騎**熟的人,無論草原,中土都是精銳中的精銳——甚至在馬鞍,馬鐙,馬蹄鐵這些發明出現後,能夠縱馬馳騁,左右開弓,有著優秀騎射技巧仍舊是少數優秀士兵的專利。

這樣的菜雞互啄才是騎兵戰的常態。

當然劉備沒打算這麼糾正他。文丑的勇武雖佳,腦子不是太好用。劉備幾乎要放棄提升他的指揮,統御能力的努力了。

帶來的四員大將裡,張郃性格最穩重,用兵最穩,所以被劉備留下守營。其餘張飛、文丑與趙子龍都跟在身邊。

除此之外,曹孟德也自稱想要“見識一下”因而跟了過來。

“大哥,我們上吧!”

另一邊,張飛興沖沖的喊道:“那支騎兵看著不行!還得我們來!”

“嗯。”

劉備點點頭:“翼德攻左,文司馬攻右。子龍與我攻其中路——走,走!”

說完之後,劉玄德策馬向前,胯下的盧如離弦的箭一樣,飛快的賓士向前。在他身後,趙雲、曹操與五十騎北地騎士緊隨其後。

同一時間,張飛、文丑二人各率五十騎從兩翼包抄過去,預備三路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