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內部鬥爭、無論漢羌(五更!求訂閱!)(第1/3頁)
章節報錯
也就是在皇甫嵩黯然離去後的第三天。太尉,車騎將軍張溫的車架儀仗以及他麾下的五萬大軍一齊來到了灞橋大營外。
車水馬龍,鼓樂喧天。人群中的劉玄德看著這一切,心裡有種莫名其妙的不適應感——
來了。
全都來了。
同樣與皇甫嵩的黯然離去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是,來迎接張溫張伯慎的時候。所有人都湊齊了。
其中當然包括自稱“在張溫身上下了重注”的董胖子。也包括前段時間一直目中無人,鼻孔朝天,還莫名其妙的與劉玄德產生了競爭意識的孫堅孫文臺——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世界,與劉玄德知曉的世界有著微妙的不同。孫文臺比前世歷史中更快的獲得了將軍稱號。
只是因為目前的破虜將軍已經有人——也就是董仲穎,所以這一世的孫堅並非孫破虜,而是孫討逆。
再之後,是與劉備在這段時間處的還不錯的一眾朝廷系武將。
包括蕩寇將軍周慎;執金吾袁滂;楊武都尉陶謙——是的,就是後來讓了徐州給劉備的那位老大爺……將軍以下,各部都尉,校尉,軍候……千石以上的中、高階軍官一齊候在大營門口。頂盔摜甲,冒著烈日,終於將這位坐著駟馬高車,儀仗威嚴的大漢太尉等到了。
“哈哈哈!諸公辛苦,勞煩諸公久侯了!”
下車之後眼看著這一幕。張溫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這位頗具威嚴的大漢太尉,似乎想要先試一下自己的謙遜,以及禮賢下士。
他微笑著,快步走到了眾人面前,而後微笑著,對著等在前面的一眾將軍說道:“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啊哈哈哈。”
說著這樣的話,他看看周圍:“諸位皆是國家良將,這個……”那意思,似乎是想要諸將自我介紹一下……
“他來之前就不看朝廷名錄嗎?”劉備忍不住這樣想——
這年頭雖然沒有照相技術,繪畫技術也很失真。然而朝廷名錄會記錄重臣的相貌特徵。目的就是害怕像張溫這樣的空降領導,出現認不出自己屬下的窘事。
就好像劉玄德。名錄裡就會記錄:劉備,字玄德,孝景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延熹四年生人,身長七尺八寸,身形勻稱,面如冠玉,目似朗星,雙眉如劍,美髭(zi)。
意思就是劉備這個人,身高大概是一米八五,西元161年生,(現在24歲),不胖不瘦,長得很帥,眼睛有神,一雙劍眉,留著兩撇漂亮的小鬍子。
再看看劉備左右。那是另外三個與劉玄德一樣,有將軍名號的傢伙——董卓是個孔武有力的黑胖子,孫文臺是個粗眉大眼的武夫,蕩寇將軍周慎是個毫無特色的大眾臉。
這種情況下,張溫還能認錯人的話,只能說他的老花眼嚴重過頭了。
當然,這話劉玄德只能在心裡悄悄想一想,不會真的說出來。
而不管是否,周圍的人也是這麼想。至少他們不會這麼做。
就好像站在最前面,一臉美滋滋的黑胖子。他就非常給張太尉面子:
“不敢,末將董卓。”
不得不說,這個黑胖子露出一臉憨厚笑容的偽裝性實在太大。任何人看到他這樣的表情,都會在第一時間做出這樣的判斷:
董卓,董仲穎是個老實的厚道人。
當然了,這種戲劇偽裝,比起劉玄德還差太多了。
畢竟再優秀的演員也比不上純天然的義士……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點,是劉玄德身後微笑著的曹孟德,帶來的加成略多,略多。
所以。
在對董卓說了一句:“董破虜乃涼州壯士,此次平叛全靠董破虜了。”
這之後,他便在董卓很開心的笑著,說著:“不敢,不敢,卓一定……額……”
他的客氣話說到一半就說不下去了。因為在那之前,張溫已經丟下了他,走到了劉備面前:
“這位便是劉撫軍?!”
“正是末將。”
“好,好!果然一表人才!”張溫笑著按在了劉備的肩膀上:“我早已聽說,玄德乃是河北豪傑,天下英雄!之前於冀州輔佐盧使君大破張角,力行仁政,使得冀州大治——此次涼州羌亂,也要靠玄德多多努力了。”
“不敢。”劉備略行了一禮,不卑不亢,溫和的回答道:“黃巾之事,備不過略盡綿薄之力而已。至於涼州羌亂,還要靠諸君合力。”
“哈哈哈,好,好。才具如此,還如許謙遜。盧子幹真是收了好徒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