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沉默了一會兒:“總有辦法的吧。”他說:“而且,嵩離開這裡,或許也不是壞事。嵩並不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優秀,更厲害。比如玄德你,年紀雖小,用兵卻極為老辣。你在冀州輔佐盧冀州的戰事經過,我都有聽說。倘若易地而處,嵩不認為能做的比你更好。”

“將軍真是客氣了,如此一說,備真是無地自容。”

……

就是這樣。時間是六月份,距離皇甫嵩離開,朝廷臨陣換將已進入倒計時。灞水大營軍心渙散,士氣鬆懈。在皇甫嵩即將離開的情況下,帝國大軍處在一眾惶恐,乃至群龍無首的氣氛下。

同時,一件讓人有些驚訝的事是,涼州叛軍停下了進攻的腳步。

他們再沒有向長安方向前進。而是停下腳步,開始整頓自身,以及鞏固防線。

得知訊息的劉備,幾乎忍不住產生了一種“想法”。

“孟德,你說,朝廷裡是不是有人與涼州叛軍有聯絡?”

私下裡劉玄德這樣向曹操詢問。

“……”

“大概吧。”曹操思考了一下,然後這樣回答。

否則的話無法解釋,為什麼叛軍不再繼續前進了——

他們當然是在等機會。

就像是劉玄德之前說過的:

皇甫嵩不好惹。張溫是個什麼東西?

所以等朝廷臨陣換將之後再打,事半功倍啊!

至於朝廷為什麼要說服他們不去進攻。自然是更不想給皇甫嵩機會——

漢軍進攻雖然不行,防守卻有餘。如果叛軍主動進攻,皇甫嵩八成會勝。

倘若他再抓住戰機,防守反擊的搞一波大的,說不得一場大捷都是等閒事……

事實勝於雄辯。儘管漢末的官僚已經很無恥了,但至少還沒進化到明末的那個等級——所以,只要這一仗皇甫嵩勝了,那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所以,要怎麼不讓皇甫嵩勝利呢?

很簡單,和叛軍商量一下啊。

這件事對大家都有利對不對?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是全天下都在與皇甫車騎作對啊。”劉玄德如此感嘆。

“……”

“的確如此。”沉默了一會兒,曹孟德不得不嘆了口氣,贊同劉玄德說的有道理。

“真噁心。”

劉玄德如此評價。

與期待中的強兵猛將齊聚一堂,掃穴犁庭的痛快戰爭完全不同。如今的帝國戰爭除了需要兼顧經濟之外,竟然還要考慮政治因素。甚至政治因素佔據的比例比實際的戰略,戰術需求更大。這簡直就是。

“是啊,真噁心。”

曹孟德點點頭,確認自己這一會兒的心情與劉備差不多。

……

憤懣,以及無奈都沒有任何效果。

劉備曾經問過曹操。如果自己想要幫助皇甫嵩的話需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