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郡兵的職責與軍戶制度(第2/2頁)
章節報錯
“原來如此。”
聽劉備這麼說,盧植接受了他的解釋:“那這樣一來,各郡守掌控的兵力……大概有兩、三千人?”
“是的,兩三千人。”劉備點點頭:“這兩三千人隨便他們怎麼折騰吧。雖然我期望擁有一支以盾矛手為主力的輔助力量,在戰時輔助州兵作戰。不過指望這些傢伙,是指望不上的。”
“是啊,那就先這樣吧。”
盧植的情緒不高。
大概是因為之前,剛剛議論過堪稱精銳的州兵大軍。所以再說起理論上根本不屬於自己的郡兵時,就沒什麼心情聊太多。
“那就這樣。”劉備同樣不想聊得太多。
在他的計劃中。未來不會再有什麼州兵郡兵,什麼鄉勇義從。
全國所有的武裝力量都要歸中央政府管轄。頂替郡兵的將會是大量軍戶子弟組成的預備役部隊,以及大量有組織的農戶組成的民兵部隊。
至於那些捕盜,治安,消防一類的任務,則要交給專業化人士,而非由郡兵兼職。
當然,這是後話。現在的劉備也只能稍微幻想一下,僅此而已。
……
再接下來,劉備與盧植又說了一下與軍戶劃分。
最優秀,最強壯的軍戶,可以比別的軍戶多分到五十畝地。他們將成為新的“騎士”與“選鋒”。
而其他的軍戶則透過各自的技能與天賦,被分配成為“強弩”,“射聲”以及“樓船”——冀州好歹臨近黃河,而且劉備有著星辰大海之夢。預先準備一點“樓船”也沒問題。
……
至於那些基本沒什麼技能的軍戶。那就對不起了,去做材官吧。方陣步兵其實也挺光榮的,而且還是軍隊的核心,真的不騙你。
“軍戶子要比農戶子分配的假田多一倍。”劉備平靜的說:“農戶每戶假田五十畝。軍戶材官分配七十五畝,強弩,射聲,樓船一百畝,騎士與選鋒百五十畝。
各鄉假種子,牛馬,農具,先分發各軍戶。後分發農戶。
同時軍戶子弟無需服勞役,也無需繳納地租賦稅。
軍戶要進行定期考核。每歲四次,考核不過關則降為農戶。由本鄉亭替補。
軍戶出征時期,家中農田將由亭裡農戶幫助照料。倘若歉收,則要從亭裡各戶交糧食補平。
出征時軍戶子立功獎懲循州兵例,不額外立法。其後勤輜重標準同樣循州兵例,戰薨撫卹如是。”
……
這些政策制度,對比歷史上一些朝代的軍戶制度更加寬鬆。
冀州的新軍戶們的特權更多,更大——當然,目前基本都是農業,經濟方面的特權,不涉及政治特權。
這是劉備吸取古今中外,歷朝歷代的軍戶教訓經過總結得出的結論。
讓軍戶們在經濟上享有特權,以補償他們為自己征戰沙場的辛勞與血汗。同時不給他們政治上的特權,以防止這些軍戶蛻變成特權階級,去欺壓其他人。
這就是平衡。或者用中式的話來說,這就是所謂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