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平民遊俠兒出身,見慣了世家欺人,所以帶一些仇富心理的關羽不同。同樣與擁有遠超同時代見識,不會被世情迷惑的劉備也不同。

出身勉強算是土豪,舔著臉自稱一句“寒門”也沒問題的張飛,對於世族的觀念非常好。

他非常想獲得世族,士子的認可。也非常想向他們靠攏,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這裡面有一些原因,是因為張飛的家世,條件,眼光,讓他接觸低層民眾的時間少,而接觸高層,士子的時間多。

所以他見到的更多的,是那些名士們飄然的風采,他們的胸襟、抱負、聰明才智。

張飛的心態和董卓差不多。甚至最初會被劉備拉攏也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劉玄德的賣相好,知識高。

當然後來意氣相投,結拜為兄弟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針對冀州世家的這次“戰鬥”中,劉備身邊的心腹,他的學生,弟子,盧植,以及關羽,簡雍都毫無疑問絕對支援劉備——

當然張飛同樣毫無疑問,絕對支援他。只是在支援的同時,張飛忍不住會覺得不安,會覺得擔心。

一方面為了劉備的名聲以及安全。另一方面也因為他忍不住懷疑:這樣做真的好嗎?這些世家就真的沒一個好人了?

他們真能眼睜睜的看著這群災民餓死?用這種辦法逼迫他們賣身為奴?

而最終的結果是:

是的。

他們之中當然有好人。當然有不肯同流合汙的人。但絕對數量根本不佔優勢。

比如之前說的清河崔氏,族人崔琰就不贊同這樣做。然而他的不贊同,換來的是同族叔伯兄弟子侄們的嘲諷與排擠。

最終崔琰不得不被迫離開崔氏自謀出路……

這種情況下,劉備認為,自己可以無視這些人的努力。

因為時間,因為精力,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原因,是劉備自身沒興趣分辨這件事。

啊,世家裡面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我可不能冤枉了裡面的好人啊。要是一不小心殃及無辜那可怎麼好啊。

開玩笑。他們再無辜,也無辜不過快餓死的幾十萬難民,對吧?

“那就這麼做吧。”劉備的語氣悠然:“就這麼做吧。”

……

幾天之後。

一切都如崔氏所想的那樣,非常順利。

透過威逼利誘的各種手段,他們與其他世家達成了聯盟,暫時壓服了各地的土豪與寒門地主。利用手指縫裡丟下的一點利益,換取了他們的支援。

再然後是機票的各地大商人的支援,以及收買,拉攏各郡縣,分管倉庫的官員。大的被拉下水的有縣丞與倉曹掾,小的至少也有一批膽大包天的倉吏。

然而。

還是。

不夠。

“盧植老兒忒得奸詐!竟然提前將大量米糧運到軍中!現在各地府庫有一半是空的。另外一半糧食都在大陸澤畔的軍營裡,由重兵把守,根本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