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之後。

劉玄德營壘的北門緩緩開啟。

兩百騎最為精銳,裝備最好,訓練最佳的白馬精騎魚貫而出。

白馬義從。

一般的白馬義從是綜合騎兵。配備輕量化的半套馬鎧,與輕量化的綴鐵皮甲。同時具有衝擊騎兵與弓騎兵的功能。

這一曲騎兵不同,他們是重騎兵。

世界上最精銳的重騎兵。

騎士的白色坐騎,是千金難買的大宛良馬,最優秀的西極馬與得自草原的野馬,經過人工育種得到的最優秀戰馬。普遍身高超過八尺,個別高度超過九尺,重量超過八百斤。兼具速度與耐力。

劉玄德這個北方最大的冶金、武器商人的傾力支援,使這群騎兵配備精良具裝馬鎧。

這些馬鎧的甲片全部以百鍊鋼鑄成,以最堅韌的牛皮穿好。下襬綴著白色流蘇,馬尾的寄生(馬鎧配件名)也同樣漆成白色。騎兵們配備的鎧甲,款式也與馬鎧相同。兜鍪的翎羽,圍巾與披風,箭袋……同樣適用白色。

之所以如此,除了白馬將軍對“白色”有著病態追求外,還有一點是這樣整齊劃一的配色,可以帶給敵人更大的恐懼與震懾力。便如同吳越爭霸時,“如火如荼”的故事一樣。

他們的武器包括更具殺傷力的反曲弓,一丈八尺長的鋒利馬槊,同樣百鍊鋼鍛冶,弧度更大的彎刀與一面較小的鋼製騎兵圓盾。

同時代,中東波斯帝國的重騎兵,裝備重灌化程度或許可以與之匹敵。漢帝國也有極少精銳騎兵,配備有全套馬鎧。

然而同時代的帕提亞具裝騎兵,與其他漢帝國精銳,絕對沒有高橋馬鞍與馬鐙,馬蹄鐵三樣騎兵利器——

所以說,這支騎兵是最強的。是天下,全世界,名為“地球”的藍色行星上最強大,最可怕的軍隊。是劉備與公孫瓚兩人嘔心瀝血鑄造的結晶。

遼東軍近十萬大軍,能被稱為“白馬義從”的精銳騎兵數量超過三萬。然而真正的“白馬”,公孫伯圭的精銳禁衛,數量永遠只有兩千——

並不是公孫瓚不想再養更多,而是他的軍隊,他的後勤,他的財力只允許他維持四個曲的白馬禁衛精騎。本就貧瘠的幽州容納不下更多的具裝重騎兵。就算有劉玄德的傾力支援也一樣。

然而已經足夠了。

這兩千精銳白馬義從,足夠成為草原民族永遠的夢魘。足夠讓公孫瓚成為遼東地區毋庸置疑的霸主。

在這之前,白馬義從的主要對手與敵人,是草原上的匈奴,鮮卑,烏桓,丁零……白馬義從出現在中原戰爭裡,尚屬首次。

第一次亮相的銀白色重騎兵,絕對,足以,震撼人心。

“時間到了,出發!”

帶上兜鍪,繫好冠纓,公孫伯鈺揮手大喊。

兩百白馬義從高舉手中馬槊,轟然響應——陽光下,這些騎兵閃爍著燦爛而冰冷的金屬光澤。

同一時間。

“蛾賊攻玄德所部甚急?!”

得到訊息後,在城內“督糧草”的鄒靖,再顧不上跟算籌和數字過不去了。他著急著慌,一路小跑著上了城牆——

“怎麼回事,怎麼回事?前三天蛾賊不也攻了玄德所部,被玄德擊退了嗎?怎麼這一回就不行了吶?!”

他這樣著急的說著,想從盧鏜那裡得到答案。也不知道他著急的是劉備的性命,還是別的什麼。

“……”

盧鏜看了他一眼,然後回答:“蛾賊沉不住氣了,投入了精銳。”

“啊,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