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應的,其他郡兵,各地義勇中也有不少人才,這些人對漢室的從屬關係,可比禁軍差得多。而草莽之中的英雄豪傑,從古至今都不會少……

這之前劉備的勢力範圍在幽州,深耕的地區也是。

因此幽州世家,人才如何,劉備知道的最多。至於河北其他地區,他只知道那些最有名望和才幹的,次一等的人才狀況如何,劉備大多不知。

——一個勢力想要發展壯大,那麼無論一線人才也好,二線人才也好,全都需要,而且數量越多越好。

如果可以的話,劉備很想要自己的軍隊,勢力。高從州郡刺史,太守,縣令,各將軍,中郎將,校尉;低到鄉有秩,嗇夫,遊徼,什長,伍長,乃至亭長,亭候都是人才。

這樣的話,如果要治理一個郡,擁有一部數千人馬,就需要幾百人才。如果要治理一州,一軍人馬,就需要數千,乃至上萬人才。

想要治理一個國家,就需要十幾萬,乃至幾十萬的人才……

還有中央政府,吏員,科研技術人才,工農業人才,商業人才……

想運轉一個像漢帝國一樣,擁有六百萬平方公里領土,統治人口數量超過五千萬的龐大帝國。所需要的人才,恐怕要百萬之重。

如果可以,劉備非常想要這一百萬人都是自己培養出來的,接受自己的思想,與自己立場完全一致的門人弟子。

這理所當然的不可能。

從外部引進人才,選拔人才與培養自己的人才一樣重要。

劉備因此面色平淡。

坐在上首處的盧植看著他,暗暗點了點頭。

無論是被吹捧時,還是立功之後,他最得意的弟子總是這樣一幅不驕不躁的模樣。

盧植覺得,劉玄德或許無法繼承自己學術方面的成就。成為自己的思想傳人。但同時,他又有種感覺。

他的這位弟子,很可能做出比這更有意義,更重要,也更輝煌的大事。

想到這裡,盧植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而後想起了當年弟子出師時,他給的批語:

學問第三,做人第二,濟世第一。

“當今天下紛亂,學問如何暫且不說,關鍵的是要濟世救民……這世上空談的庸才太多,像玄德這樣的良才卻少。可惜我家沒有合適的嫡女,庶女的話又……”

想到這裡,盧植忍不住搖了搖頭,將這些不好的想法丟出去。

“諸君,”他舉起酒杯。而聽到盧植的聲音,下手兩側諸軍官也停下來,看向他,不說話了。

“此次建功,全靠諸君辛勞,我已上表朝廷,為諸君請功。也請諸君再接再厲,早破廣宗!”

說完之後,盧植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再將杯口衝外示人:

“滿飲此杯!為天子壽。”

“為天子壽!”下手諸軍將佐一齊應和——也就是這個時候,一名傳令兵急匆匆走了進來,將一封信件遞到盧植手上。

“……哦?”

盧植張開信紙看了一遍,表情顯得有些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