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下,山陽百姓翹首以盼。

高臺上,神明低首看人間。

人心有所求,神明無悲喜。

年歲大而德高者可為嗜老,範老爺子雖然德高望重,可年歲其實算不得大。

山陽社祭,每次鎮中都會選出年歲最大的老人為主持之人。

呈清香,誦禱文,以求來年風調雨順。

有老人白鬚白髮,腰彎背駝,站在最前方。

老人手中拿著幾注清香,清香尚未點燃。

他將清香交到範老爺子手中。

清香纖細,狀如煙火。

主祭之人先燃清香,然後眾從之。

範老爺子身後,鎮中有聲望和財物的「大人物」依次排開。

大富貴者在前,小福貴者在後。

自有服侍之人給他們各自遞香。

範老爺子將清香接在手中,他把手中的香捻了捻,然後以老人遞上來的火折引燃。

等到幾支清香徹底燃了起來,他又從中分出幾支給站在他身後之人。

前人香火後人傳,取一個薪火相傳之意。

片刻之後,前面的老人見眾人傳完了香火,抬手招了招,示意祭祀開始。

幾個精壯漢子搬上一個偌大的香爐,爐子裡撒著不少香灰。

範老爺子上前幾步,將手中燃著的清香插入到香爐之中。

孤峰獨立,煙霧嫋嫋。

範老爺子後退一步,盤坐在地,任由身後之人上前敬香。

有資格上前敬香之人本就不多,大多是山陽鎮的有錢人。

嬌生慣養,腳步急急,自然希望這祭祀早點完了才好。

眾人敬香之後重新回到範老爺子身後。

範老爺子站起身來,上前幾步,俯身彎腰,雙手交疊放於胸前。

禮在貴重,以示心誠。

身後之人有樣學樣,與範老爺子一般動作。

一揖到底。

範老爺子雖然不信鬼神之說,可這是歷代傳下來的規矩。

規矩如此,他只當這一拜拜的並非是靜坐高臺之上泥胎石偶,而是拜的那些篳路藍縷,讓山陽從一窮二白到如今頗為富足的前輩先人。

良久之後眾人方才起身。

最前面的老人面對著神像振振有詞,似乎真的能和石像交流一般。

一陣眾人都不明白的說辭之後,老人轉過身,中氣十足的喊了一聲。

「見禮以成,神明歸位。」

老人言語之後,有幾個早已經摩拳擦掌的精壯漢子走上高臺,抬起上面的神像朝後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