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終其一生,不過讀了薄書幾本,竹簡幾策。

有人窮盡天命,年年歲歲,讀盡詩書千百卷。

都是讀書人。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橫渠四句,哪個讀書人又不曾心心念念?

可大勢之下,有人通權變,懂取捨,一步一步,步步登高。

有人冥頑不靈,固守原地。

昔年宋襄公半渡不擊,遂成天下笑談。

書生崇古禮,遂成腐儒。

城南外有座四方山,恰如其名,四四方方,中規中矩。

山上有間四方書院,這間書院在東都城裡比不得嶽麓書院那般地位尊崇,因為四方書院出去的學生往往極難在朝中立足。

可若是論及在市井之間名望,嶽麓書院卻是拍馬不及,因為四方書院的那些學生雖只是四分的政客,確實十分的讀書人。

市井坊間的東都人談起四方書院的讀書人,都會為自家子弟能有這般的先生而頗為自傲,可若是細論起來卻只有一個相同的稱呼,腐儒。他們所指的自然不是那些讀了幾本所謂的詩詞歌賦,平日裡唯唯諾諾,一旦到了他人不可見之處,便是下筆如刀,意氣風發的書中蛀蟲。

在東都人眼中,四方書院出來的讀書人都帶著一股傲氣,那是一種哪怕帝王所令不合理,也敢當堂怒斥的書生意氣。

持身極正而不通權變。

只是東都人早已見怪不怪,因為四方書院的院長是那個三入朝堂又三次被逐的方先生。

朝清秋昨夜在紅袖招裡自然打探了些訊息,他至今耳邊還回響著謝姑娘知道他要去四方書院後那幸災樂禍的笑聲。

他不怕聰明人,因為一個人再聰明,終歸是有跡可循。他最怕的就是這些聰明固執且又佔據了大義之名的人。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可他偏偏還有點良心,到時候難免有些過意不去。

此刻他就站在四方書院之前,整座書院四四方方,外面看上去平平無奇,倒是對的起書院的名字。

並無金漆銀牆,不過青磚黛瓦。

沈括正雙手持書等在門外,長衫高冠。目不斜視。

朝清秋在他面前走了幾圈,沈括依舊是不曾抬頭,雙目緊緊盯著手中書卷。

朝清秋剛想要探過頭去,看看這個書生到底看的是哪家的經典,竟然能如此入迷。

沈括忽然抬頭道:“朝兄弟,你說書中可有黃金屋?可有顏如玉?”

朝清秋一愣,他沉思片刻,“自然是有的,若是讀書有些出息,有朝一日位列朝堂,自然是富貴不愁,美人在側。”

沈括點了點頭,“朝兄弟說的有理,可讀書人讀書的初衷又是為何?只是為了有朝一日登上天子堂不成?”

朝清秋笑了笑,這四方書院的讀書人果然有些迂腐和天真,當年他在燕都不食人間煙火之時也曾有此問,可而今他卻再也不會有此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