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吳家,自來有名。 無\./錯\./更\./新`.w`.a`.p`.`.c`.o`.m

不同於李家那種驟然暴富,自稱豪門,其實不過是土財主家的所謂世家。

吳家是靠著一代代積累下來的名聲。

財富可以迅速堆積而起,碰到一個機會,驟然暴富,倒是一件極為簡單的尋常事。

可所謂的底蘊,絕不只是簡單的財物堆積聚斂而已,更有一個家族世代積累下來的生存智慧和為人處世之道。

常有人一朝及第便自以為可以笑傲王侯,可有些人說的確實不差,憑著你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憑什麼就勝過人家的幾世積累?

有時候人可以不信命,卻也要認命,所以有些心比天高的讀書人,一朝仕途失意,便灰心喪氣,怨天尤人,終其一生,再難重起。而有些讀書人卻可以越挫越勇,幾起幾落,終歸有所成。

不唯讀書人如此,想來應當人人皆如此。

東南,溫縣,吳鎮。

單單僅憑吳鎮這個吳字,就可以看出吳家在東南的勢力之大。吳鎮原本自然不叫吳鎮,這些傳承下來的老鎮,大多是以居住在鎮中最多的姓氏來命名。這也算是古老相傳下來的老規矩。

人多者,往往勢眾。

只是後來隨著某一家姓氏的突然崛起,可能整個鎮子就要隨之改名。

一個鎮子,百年之中,幾次改名,在東南都是些常見的尋常事。

吳鎮之中其實姓吳的人家並不多,僅僅只有吳家一家而已。可僅僅以一家一姓,就壓下了鎮子裡的百家百姓,吳家的實力自然可見一斑。

以強權自然可以,可吳家的可怕之處,恰恰在於當初鎮子改名之時,大多數人都是心甘情願。

百年來,人們能看到的只是招惹吳家之人基本都不曾有一個好下場,至於吳家底蘊到底有多深厚,反倒是一直不曾有人打探出根本。

而吳鎮百姓的心甘情願,除了畏懼吳家的權勢,自然還有其他緣由。

其實說到底,還是吳家能夠給鎮子裡的人帶來足夠多的財富。投入吳家門下,除了落得個溫飽,說不定還能有朝一日被吳家人看中,一朝暴富,一步登天,倒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即便是草窩裡的山雞也想要變鳳凰,何況是近在眼前的機會。

所以吳鎮之中的吳家人,其實又有些不同,以親疏遠近為界,大致分為了內門和外門。

內門之中,自然都是吳家的嫡系,是真真正正,一群擁有吳家血脈的吳家人。吳家真正賺錢的生意也往往交給這些人來打理。一家命脈,十之八九,都在他們手中。

這些人才是吳家真正倚靠的當家之人。

而外門中人則是那些雖然身在吳鎮,可卻不是和吳家人同姓的外姓人。吳家家大業大,即便人手再多,也還是免不了要面對人手不足的窘境。所以吳家之中,自然也要招徠一些鎮中的他姓之人。

這些人雖說也在吳鎮之中能做些事,可到底不是吳家的血緣之親。而吳家對血緣一事偏偏極為看中,所以即便是擁有吳家半數血統的外姓之人,依舊進不得吳家的高層,只能在吳家做些小事罷了。

只是能在吳家做些小事,就已經是許多人求不來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