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鎮裡有座鴻運樓,平地兩層起高樓。

第一層裝飾極簡,飯菜的價錢也是便宜的很。按著酒樓吳掌櫃當初所言,這第一層本就是為那些尋常百姓而設。

當時他說的透徹,尋常百姓手中沒有多少銀子,可百姓的數目卻是最多,所以他設立這個第一層倒也不是為了賺錢。

畢竟,百姓手裡能有幾個錢。

他建這個第一層的目的其實也簡單的很,以平價賣之,求的就是一個好名聲。

生意人,名聲最為重要。

開酒樓自然是為了賺錢,而賺錢他自然也有自己的辦法,那就是修了第二層。

既然第一層賺了名聲,那第二層自然就要賺富人的銀子。

灑樓之中,靠著飯菜賺客人的銀子?

賺些小錢是如此,可要賺大錢自然是要另闢蹊徑。

鴻運樓的酒樓二層有個死規矩,每日只待客一人。

而二樓的價錢,自然也是貴的嚇人。

酒樓第二層,與第一層迥然不同。

整個二層和一層一樣是一個大堂,不像其他酒樓一般被隔成一個個小的房間,想來這也是二層每日只待客一人的緣由。

順著樓梯走上樓去,入眼就是一處可以眺望夜間月光的看臺,看臺從二層之上稍稍蔓延出去了一些。

往日裡請客宴飲,多半是在晚上。主人與客人飲酒之後,就可以一起停步看臺之上,到時月滿中天,剛好可以一邊喝著酒水,一邊看著遠處的明月。

瑩瑩月光,入我心懷。

左側的牆壁上刻著一幅幅四季圖,春日暖陽,夏日酷熱,秋風蕭瑟,冬雪陣陣,邁步其間,如在四季之中緩步而行。

右側牆壁之上,則是一幅幅山川景緻和梅蘭竹菊等各色奇異花卉,或者含苞待放,或者已然盛開如驕陽。 首\./發\./更\./新`..手.機.版

一屋之中,四時有之,四時之景也有之。

不過是邁步之中,就如行走在歲月更迭間。

正中央放著一張長桌,桌上不見什麼繁複的鏤雕,只是足夠寬大而已。

上面鋪著從西南特意買來的紅色織錦。

鮮紅如血,豔麗非常。

紅色本就是喜慶之顏,即便是在儒教不興的東南之地,紅色依舊被常用來作為婚宴的底色。

所花費的銀子自然一方面,單單是這其中所花費的心思,便難以計量。

當初範老爺子在這裡吃過幾次飯,對吳掌櫃的想法也是一陣誇讚,說他這個想法極好。是個賺錢的好路子。

賺尋常百姓的錢算不得什麼能耐,能賺有錢人的錢才是真有本事。

順帶著老爺子還把自家那個敗家子臭罵了一頓,嫌棄範夜那小子雖然能夠掙些小錢,可卻想不到如何去賺大錢。

用老爺子的話說,就是他身上總是帶著一股小家子氣。

雲瀾站在二樓的看臺上,遠處景緻被他收入眼中。

天邊暮雲起,市井炊煙升。

他捻著手中的串珠,看向一旁陪著上樓的吳掌櫃,“吳掌櫃確實是下了心思的,這裡裝飾不錯。是個一本萬利的好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