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黃粱一枕東都夢 第一百零七章 四方來朝【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陋巷之中的貧家子總是想著一朝富貴,自此衣食不愁,平步青雲。富貴人家的貴公子自然也不會介意本就富貴的身家再添上一筆。
昨日蘇家招婿,今日轟動一城。
蘇家紮根在臨南城裡還是在當年大秦敗楚,士人南渡之時。蘇家是大楚的世家大族,世代詩書傳家。當年楚國大敗,蘇家家主帶著族人和家中詩書本欲渡江南去,只是走到這臨南城時不知為何改變了主意,後來秦國平定中原之地,倒是也不曾找過蘇家的麻煩。
遷延日久,繁衍生息,蘇家便一代代的在這臨南城裡紮下根來。
若只是如此,蘇家倒還不至於在這臨南城裡有如此大的名聲。當年楚國破國之前,這些世家大族自然是尋常百姓踮著腳都望不到的存在,可後來楚國破國,流亡在外的世家大族不在少數,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秦人見的多了,自然覺得所謂世家大族也不過如此。
世間生存本就不易,人人都如此,這些世間大族更是如此。楚國破國,斷了世家大族的根基,而這些世家又死守著往日那些老祖宗留下的死規矩,眼高於頂,坐吃山空。加上繁衍日久,家族之中總會有些敗家子,所以當年楚國那些舊日的世家其實沒有多少年便沒落下去了。
蘇家自然也不能免俗,十幾年前,蘇家遭了一把火,不止燒掉了賴以傳家的半數詩書,還牽連周圍幾個蘇家存著糧食的糧倉,臨南城中之人都以為蘇家這次撐不過去了,不想當時蘇家一個籍籍無名的庶子站了出來。
廢詩書,走商道。短短數年之間,蘇家便成了臨南城裡第一的富貴人家,當年那個年輕人,也變成了而今的蘇家家主。
蘇家富貴之後又重新撿起了詩書,商為主,詩書為輔,恰如文武雙全。
所以臨南城裡不論是自視甚高的讀書人,還是那些市井坊間的尋常人家,都對蘇家仰慕的很。
尤其是聽說那個而今被蘇家家主視為掌上明珠的獨女還是個傾國傾城的美人,自然,即便姑娘醜了些其實也沒什麼,畢竟,那些前去選婿之人都是帶著一顆真心。
蘇家招親第三日,有個牽著一匹小毛驢,手中拎著一支柳枝,一身白衣的年輕人飄然入城。
臨南城中,柳白用手中柳枝輕輕敲著身旁的青色小毛驢,這隻毛驢是他從有間客棧的周坊那裡要來的賠償。
想到當初自家老爹和他說起此事時那一臉尷尬的神情,柳白還是忍不住笑出聲來。在楚國誰不知道白衣軍神柳易雲向來都是雲淡風輕,便是當年面對秦國的大軍壓境都不曾變過臉色。可誰也不會想到而今聞名天下,戰場上未曾一敗的白衣軍神少年時會在有間客棧那個老人手裡載了跟頭。
當初柳易雲和自家獨子提起此事滿臉的無奈,只是無奈之間又帶著一些懷緬的神色,“當年你爹我是從那時才見識到了人間險惡。”
柳白也見到了當年自家老爹提起過的那個有間客棧裡的漂亮姑娘,漂亮是漂亮,只是在他看來,終歸比不得自家孃親。
此時他正抬眼望著城門處的情況,滿臉詫異。
他自江南而來,進過不少北方的城池,也算是見過世面,可他還從來不曾見過城門處如此冷清的城池。
冷清,冷清到只有守在城門處的幾個兵卒。
他湊到那幾個兵卒身前,伸手遞出一些散碎銀兩,“幾位大哥,你們這臨南城裡從來都是這般冷清不成?”
一個拎著長槍的兵卒接過他遞上來的銀兩,伸手掂了掂,隨後嘴角露出笑容,“小子,看你也是個知情識趣的,倒是不妨告訴你個訊息,你看此地人少,是因為城中之人大部分都在北城,而今咱們臨南城裡的第一豪門蘇家正在招婿,不少人都到那裡去碰運氣,你小子來的正是時候,要是到時候真的選上了,可不要忘了老哥我。”
柳白笑了笑,他雖然並不將選婿之事放在心上,可嘴上卻道:“那是自然,若是真選上了,自然不會忘了幾位老哥。”
他又和這幾個兵卒調侃了幾句,然後牽著驢朝北而去。
另一個兵卒湊到之前那個兵卒身前,“李哥,你咋把這個訊息告訴這個外人,要是他真選上了咋辦?”
之前那個姓李計程車卒撇了撇嘴,“真的選上?雖然這小子長的是比你我兄弟好了些,可你以為蘇家選婿這般好選上?再說了蘇家選婿這件事鬧的這麼大,到時候人家只要到城中隨便一打聽還能不知道?這小子一看就是個外面來的,而今咱們告訴他,也算是賣了他一個人情。到時候萬一這人真選上了,他在此地人生地不熟,最先想到的是誰?說不得還是咱們兄弟飛黃騰達的好機會。”
他眯了眯眼,“再者,一個外人選上總比咱們那些對頭選上要好些不是?”
另一個士卒滿臉驚訝的看著這個李姓士卒,“李哥,俺終於知道為何老大這般信任你了。”
姓李計程車卒咧嘴而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年歲還小,以後就明白了,人這一輩子,活的就是人情世故。”
城北,柳白正站在一處臨時搭起的擂臺上,與他同臺的是幾百個年歲相差不大的年輕人。
他本來不想湊這個熱鬧,可要出城必須要從北門而過,他路過北門時被一個僕人模樣的小廝攔了下來,那個小廝笑容燦爛,手指著不遠處的一處高樓,“公子,咱家小姐可是世間難得的美人,公子要是就這般走來,將來一定悔之莫及。”
柳白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高樓上有個女子,面上罩著一條紫色紗巾,正低頭向下望來。
然後,他就被那個小廝拖到了擂臺上。
高樓上,那年輕女子身側還立著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