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黃粱一枕東都夢 第五十九章 也無風雨也無晴(第1/3頁)
章節報錯
承平多誦聲,亂世多哀樂。
可承平大世裡,也有富貴人家何不食肉糜,也有朱門酒肉,路邊凍骨。
弱者,從來都是任人擺佈的棋子。
國以儒立家,仁義道德便是世人枷鎖。
總有人心懷不憤,揭竿而起,想要跳出棋盤之外,他們被叫做悖逆者。
城北有座鳳凰樓,相傳當年此樓建成之後,夜半有火鳳高居其上,鳴聲動四方。
鳳凰樓自此聲名大噪,後來孫家甚至還請到了當時已經身居要職只是還未變成大秦丞相的李恪。後來隨著李恪的風生水起,連帶著築樓的孫家也是水漲船高。
生意人就是如此,每場生意都是一場豪賭,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可想要在生意場上成名之人,誰又忍得住不下場來幾場豪賭?
賭贏了,盆缽滿體。賭輸了,萬事皆休。
各代帝王多是重農業而抑商業,不止因糧為一國之本,也因商人大多逐利思變。
只要價錢合適,什麼也捨得。
世上並非沒有苟利國家生死以的富貴商人,可結局大多淒涼不堪。
孫老太爺當年建造鳳凰樓時賭贏了,這也成了這許多年來他最為自傲之事。
可世上事,誰能長勝?
終歸是十賭九輸罷了。
鳳凰樓旁的一處小巷裡,孫平望著眼前的高樓愣愣出神。
他在想,孫家能賣一個什麼價格。
自小他阿爹就經常和他說孫家待他們家恩重。當年他爺爺餓死在了逃荒路上,是孫家收留了當時還是個孩童的阿爹,教他武藝,教他讀書,讓他在孫家娶妻生子開枝散葉。
後來阿爹成了孫家的守夜人。
明裡暗裡,做盡了齷齪事。
直到為孫家而死,而他本可以不用死。
當年他阿爹奉家主,也就是孫老太爺之子,孫羽之父孫允的命令,殺死了一個進東都趕考的讀書人,只為了攀附上一戶權勢之家的姑娘。
最終孫允得償所願,可那戶人家也提出了一個條件。
殺人償命,一命抵一命。
孫平還記得那是一個日光明媚的午後,風正暖,日光恰好,驕陽不燥。
那個平日裡不苟言笑的漢子看著院子中正在放紙鳶的自己,滿面溫柔。
孫平那時候還不知道,有些離別,突然而已。
他還不知道,屋中,有婦人淚流滿面。
他回過神來,使勁揉了揉臉頰,隨手抹去眼角的淚水,這麼多年了他從沒忘記過那個阿爹被抬回來的下午。
白布覆面,一生皆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