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空自然認得沈之遠,因為此人出自天下第一的劍派,劍閣。

劍閣當初是由七十二位絕頂劍術高手所建。時逢亂世,初時劍閣作為一個小小的江湖門派並不出名。

後來瀚海趁著中原內亂之際,率軍南來,攻打當時大秦的西北重鎮墨城,邊關之上幾度告急。

劍閣之中多是楚人,可依舊是由七十二位閣主帶著閣內高手負劍北去,暗殺了當時的瀚海大將。

劍閣之人,十不存一。

秦楚之間由此停戰,當時楚國還佔據著中原之地,中原尚存諸國與秦摒棄前嫌,組了一支大軍,軍名平虜。

煙塵滾滾,浩蕩北去。

以中原之力而伐一國,尚是百餘年前,諸國伐秦。

而今中原之人再過函谷,於西北極漠之地征戰數年。

最後打的瀚海一蹶不振,百年來再也無力南來。

離國去鄉,征戰千里。

人不卸甲,馬革裹屍。

去時同鄉千百個,歸途只餘二三人。

可參戰之人不論何時問起,所答只有痛快二字。

兄弟倪於牆而外御其辱。

自那之後,劍閣也由南海之地一個不出名的小門派變成了天下聞名的一代劍宗。七十二劍赴瀚海至今也被人津津樂道。

俠以武犯禁,可江湖之人亦有豪傑氣,僅此一事就不知讓多少江湖兒郎抬起頭來。

只是隨著這些年大秦聲勢日隆,江湖之中的門派大多沉寂了下去,劍閣也不例外,據說劍閣現在已經算是半歸隱於山林,閣中弟子也極少外出。

朝清秋當日在大髯漢子的暗示下早就已經知道釋空是出自懸空寺,那他認識沈知遠倒是毫不奇怪。

畢竟天下間的大門大派之間應該是有不少往來才對,就如富家子多娶富家女,世家子多往來的也是世家子。

世上總有些事,終歸講的是門當戶對。

沈知遠點了點頭,“原來釋空小和尚也在。”

釋空坐在他一旁的凳子上,上下打量起沈知遠。

在他印象中沈知遠一直是青衫整潔,溫潤如玉。是他所見之人中最不像劍客的劍客,怎的沒多久不見就成了這個樣子?

沈知遠神情不變,依舊在隨口吃著羊肉。

朝清秋道:“釋空,你們認識?”

小和尚點了點頭,“劍閣閣主曾言沈知遠是百年難遇的劍術天才,自少年時握劍起,在劍閣同齡人之中便未嘗一敗,聽說天資直追劍閣當年的那位開派祖師。”

釋空歪著光頭,顯然是想起每次劍閣來拜訪時自家師父看著自己那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眼神。

沈知遠平淡道:“不過是宗門裡的長輩們抬愛罷了,知遠的劍術也不過是稀鬆平常而已。”

朝清秋點了點頭,“能殺人?”

沈知遠微微抬頭,“不能殺人,習劍為何?殺人,又何必用劍?”

朝清秋大笑,“沈兄如此人物,怎麼會落魄至此?”

沈知遠那張滿是風霜的臉上露出笑意,“不過是做了一件宗門不準做的事,不過是殺了一個宗門不準殺的人,逐出宗門而已。我很好,如何便落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