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道理(第1/2頁)
章節報錯
沒等王焱開口,那女子再一次開始了教學:“誠實是最大財富;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一諾千金;言必信,行必果。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信不由中,質無益也。
遵守諾言就像保衛你的榮譽一樣,出賣自己誠實的人,就是出賣名譽。
誠實是萬能.鑰匙。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也不要說謊,不要遮遮蓋蓋,要相信你的家人和前輩,對他們要胸懷坦蕩。
不要對任何人抱有惡意,不要在別人背後說壞話,最重要的是‘不要自欺’。
這樣的話你就不會欺人了,誠實地對待生活中最小的事情,是純潔生活的唯一秘密。
誠實是智慧之書的第一章,君子不失信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籲於人,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說假話。
虛偽惡之源,誠信人之本,製假販假,害群之馬,實言實行實心,無不乎人之理,誠實貴於珠寶,守信乃人民之珍。”
王焱有些頭疼,看著面前的美婦人,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小學語文老師一樣。
王焱在藍星的時候,他那個語文老師,就喜歡天天把各種大道理掛在嘴邊。
一旦學生犯錯,各種大道理直接就湧入你的耳朵,然後融入你的腦子裡。
問題是他的大道理來來回回就幾句,每一次犯錯,王焱都要聽一遍。
導致王焱聽這些大道理就頭疼,王焱估計如果有人一邊跟自己講大道理,一邊和自己打架,自己的實力絕對得弱兩成。
於是乎王焱不甘示弱的開口了:“前輩,您給我講了大道理,那我也得給您講幾句。
那就是不要給別人講道理,因為道理沒有真情實感,所以會招人煩。
在人際交往中,給別人講道理會很招人煩的,這是因為講道理本身是一種心理防禦,是在把對方和自己的距離拉遠。
既然你和我這麼遠,你還要教育我,指導我,我肯定會嫌你煩,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反應。
前輩您應該要知道,人際交往的本質是情緒、情感的連線,隔離了情感,這個連線就不會成功,那麼人際交往也就沒有辦法實現。
所以聽道理的那個人會覺得,你和我這麼遠,你還要佔據我的時間,給我講道理,我肯定會厭煩你。
從某種意義來說,給別人講道理就相當於在貶低別人,人際關係中不僅需求情緒、情感的流動,更需要讓關係中的雙方感受到平等。
給別人講道理,就會讓別人感受到自己不如你,他和你在關係裡是不平等的,這時候,他就會產生牴觸的情緒,很厭煩你。
不要給別人講大道理,特別是那些大家都知道了的道理,要給別人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道理可能大家都懂,所以道理不屬於自己。
而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你要和別人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當你和別人談論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時候,對方就知道你是真心和他在交流,真心換真心,他也會對你真誠以待,你們的關係才會更好。
當然了我也知道您是好意,所以說我也不是完全不讓您講大道理。
儘管我們倡導不要給別人講道理,但是有的時候還是不可避免要給別人講道理,這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方法就是把道理蘊藏在故事中,古今中外的故事是怎麼樣佐證你的道理的,你自己的實踐又是怎麼樣說明這個道理的。
你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又是怎麼樣的,以故事為載體把這些說給對方。
還有一個就是實踐是經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道理是不是成立需要自己去實踐,而不是道聽途說,很多喜歡給別人講道理的人自己未必相信自己所講的道理。
所以不要給別人講自己沒有實踐,甚至自己不相信的道理,這是誠實做人的一個基本要強,也是我們和別人建立關係的基本條件。”
此話一出,面前的女子對於王焱的印象發生了改觀:“看樣子我還是看走眼了,沒想到你小子居然還能說出那麼富有哲理的話語。”
王焱撓了撓頭微微一笑說道:“都是借用先輩名言。”
“借用也很不錯啦,我還以為你小子滿腦子都是歪門邪道呢。”
“嘿嘿,那不可能。”